“你什么意思?见到我跑什么?”

周总理夫妇看到陈赓要跑,立马笑眯眯地叫住了他。陈赓被叫住之后十分尴尬,他左看右看,就是不看周总理他们。

看到陈赓这个样子,周总理笑骂一声。陈赓为什么要躲着周总理夫妇呢?



反抗包办

陈赓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他的爷爷曾经是清朝的三品武将。虽然时间已经到了民国,但当时的大家庭大多还是封建的。

陈赓的爷爷虽然相对开明一点,让家里的孩子们读新式学校,但还是有封建大家长的作风。最明显的,就是包办婚姻。



当时陈赓才14岁,放在现在还是小孩子,在当年也只能算半个大人。但他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日后是要撑起整个家族的。

长辈对他期望甚高,早早就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女方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年纪比他大两岁,完全是按照大家闺秀培养的。



他没有见过女方,但他爷爷对这个未来的孙媳妇非常满意,迅速敲定了自己大孙子的婚事。得知此事的时候,他还在学校上课。

知道了爷爷的打算,他当时就跑回家和爷爷理论。谁知这一回家算是“瓮中捉鳖”,直接被关在家里等着结婚了。



门也不让出了,学也不让上了,这让他感到非常无趣。这些年在新式学堂学习,他别的不说,思想自由了很多。

他知道,包办婚姻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对真正的有情人的伤害。他虽然还没有真正喜欢的人,但也不想和从未见过面的女孩儿结婚,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但为了让他能乖乖结婚,家里面将他看得很紧,他没有逃婚的机会。陈赓虽然年纪小,但他很有主张,看到家里防守那么严密,就知道这是在防着自己。

所以他也没有试图逃跑,而是表现得十分正常,让爷爷放松警惕。就这样,结婚的那天到了。



在天还没亮的时候,陈赓就收拾出了一个小包袱,就等着晚上到来了。

家里对这桩婚事十分看重,举行了一场巨大的婚礼。陈赓虽然心中反感,但为了自己的自由,他还是表现得喜气洋洋的。

他的表现,也成功骗过了爷爷和父亲。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他看了自己的新娘子一眼,然后拿着早就收拾好的包裹离开了家。离家之后,如何在外面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他参加过湘军,也在铁路上上过班,在这个过程中,他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正式走上了革命之路。



爱情的萌芽

1923年的时候,陈赓受组织委派来到上海。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他在夜校当了一名老师。这所夜校,正是我党创办的。

而在这里上学的学生,大都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备受外国资本的压迫,是我党很好的争取对象。



陈赓虽然早早就参军了,但他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离开湘军之后也没有放弃学习。当时报名夜校的,大都是没上过学的人。

他们往往家中贫穷,手里也没有土地,所以不得不小小年纪就开始做工。工厂里最喜欢用的,就是那些半大孩子们。



因为他们只能算是童工,工钱可以比那些大人少一半,但做的工却是一样的。外国资本拼命榨取老百姓的血汗,将他们自己供养壮大。

在夜校上课的时候,陈赓也会给学生们宣传马克思主义。他让工人们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工农革命。



也就是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未来的妻子——王根英。当时的王根英,还是一个非常瘦小的女工,跟着姐姐和嫂子来夜校听课。

他们一家都是工人,全家都在外国人的工厂里工作。可他们一家没日没夜地工作,挣到的钱还不够一家人的花费。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里的大人带去工厂做工了。小时候挣不了什么钱,主要是工厂免费管一顿饭。虽然这顿饭不能让人吃饱,但家里能省就省。

她是贫瘠土地上开出的坚韧之花,虽然受过很多苦难,但她心中始终埋有反抗的种子,终有一日会生根发芽。



在夜校中,年轻的老师给他们讲工人革命,讲苏联为什么能革命成功,讲无产阶级大联合。她心中逐渐印上了革命两个字,那颗反抗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

每节课上,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讲,也逐渐吸引到了陈赓的视线。这样上进的姑娘,让陈赓非常欣赏。



可惜不久之后,陈赓报考了黄埔军校,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广州。因为走得匆忙,所以他并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学生们道别。

那个勤奋上进的身影,也逐渐成为他心中的一个遗憾,也成为了他不曾说出口的爱意。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要错过那个人了。



然而在1927年的“五大”上,负责保卫会场秩序的陈赓,再次见到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姑娘。此时的女孩儿褪去了稚嫩,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了。

陈赓是个行动力非常强的人,他有了目标之后就会立即行动。见到自己心爱的女孩,他不想错过。



周总理夫妇牵线

他连写三张求爱纸条,但王根英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认为他在开玩笑。

王根英羞恼不已,将三张纸条贴到墙上,将陈赓的心思公之于众。对此,陈赓倒是一点都不害羞,反而信誓旦旦地说,王根英一定会嫁给自己的。



陈赓的大话传到了王根英耳朵里,这下王根英连理都不理他了。他追求王根英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每天都有人问他情况怎么样。

在众人的起哄下,他夸下海口:“谁能让王根英答应嫁给我,我就给他磕三个响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到时候绝不含糊。”



陈赓追爱的事情,到底是传到了周总理耳朵里。听说陈赓闹出来的种种笑话,周总理狠狠皱了皱眉。他没想到,陈赓平时情商挺高,怎么这时候就掉链子。

他将陈赓叫来狠狠批评了一顿,并且让邓颖超去问王根英的想法。



王根英对陈赓是有好感的,但她认为工作更重要,结婚了自己就没法好好工作了。而且陈赓的求爱方式太直接,让脸皮薄的王根英受不住。

得知两人互相爱慕,这件事就好办多了。邓颖超告诉王根英,爱情不会影响工作,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



不能因为害怕影响工作,所以不敢接受爱情。陈赓的人品值得信任,性格也非常好,不会强制妻子不出去工作的。

在邓颖超的劝说下,王根英终于松口了。周总理和邓颖超的行动力非常强,马上就安排两个年轻人重新见面。



这次陈赓非常正经,王根英也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一对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第二天的时候,周总理夫妇来到陈赓的住处。陈赓原本正在吹嘘自己未来的老婆,见到周总理夫妇过来,却一个劲儿往人后躲。



周总理见到这个情况,马上绕到陈赓面前:“你跑什么,是不是怕给我磕头?”还没等陈赓开口,周总理又笑了:“不过你怕也没用,我今天就是专门来要你这三个响头的。”

听到这里,众人哄堂大笑,驾着陈赓来到周总理面前,摁着他让他磕头。



陈赓连连讨饶,但大家都被他捉弄过,可不愿意就这么放过他。就这样,陈赓给周总理磕了三个头。

周总理哈哈大笑:“我见过的大场面不少,你陈赓磕头还是第一次见。不过既然受了你这三个头,你的婚礼就包在我们身上,你明天就等着入洞房吧!”



听了这话,陈赓激动地抓住周总理的手说:“那太好了,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

在周总理夫妇的帮助下,陈赓和王根英结为革命伉俪。两人虽然聚少离多,但彼此之间的感情非常好。

只可惜,这对革命伴侣没能白头偕老,王根英于1939年去世,成了陈赓心中永远的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