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程刚过,贵州一高速服务区的垃圾桶竟堆满排骨、腊肉、小酥肉……网友们在社交平台,纷纷晒出父母的各种“箱式牵挂”,一点一滴,都是无尽的不舍和牵挂……

这些满满当当的后备箱,全是父母满满的爱,看得人备感温暖。







不过,也有个别不知感恩的子女,把父母的爱当作驴肝肺。网上有一名司机,在某高速休息站休息的时候,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两名年老的环卫工人,在垃圾桶附近捡走了许多东西,基本上都是各地区的特产食物,被用红色的塑料袋精心包裹着,甚至没有拆封的痕迹,不少提前冷冻好的食物,还没有化冻。



该司机好奇地凑过去,发现袋子里的食物都提前炸好的小酥肉,有自己家制作的腊肉,也有一块块切割整齐的生肉,还有包装严实的排骨,这些食物说贵也不贵,但网友们还是一眼就看得出来——不知道又是哪些父母,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拿给子女,结果却被无情地丢在了垃圾桶。

这些分明是父母熬夜准备的年货,自己舍不得吃却遭子女狠心丢弃!视频曝光后,网友痛斥:“这是把爸妈的心血当垃圾!”更有人质问:“不想要就别拿,装什么孝子贤孙?”

随着视频在网络上曝光,有疑似“丢弃者”的人发声,讲述了自己在服务区丢掉这些东西的原因:此人称,自己从贵州远嫁到了黑龙江。离开时父母未告知自己偷偷塞进来这些东西,因为害怕路途遥远东西变质,所以才扔掉。她还强调,自己希望环卫工人捡到……

这个理由,各位接受吗?显然不能。



事件发酵后,评论区分化出两种声音。

一方痛斥丢弃者“忘本”:“这可是妈妈熬夜准备的心意啊!”、“如果能捐给需要的人或送到服务区工作人员手中,何至于丢垃圾桶?”还有不少网民提出:面对春节后交通拥堵、返程不便,或许我们应当想个更人性化的办法,比如提前托运或联系亲友接手,而不是随手丢弃。



但更多网友指出:若真无法处理,为何不转赠服务区工作人员、流浪者,或通过“年货漂流”平台分享?江苏某小区曾将整箱被弃腊肉送至养老院,获得点赞无数。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父母通过食物传递关爱的方式虽然古老,但充满了温度。作为子女,我们可以选择更加智慧地处理这份心意——既不让父母失望,也不让自己感到困扰。比如,可以将多余的食物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干脆直接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需求。

一份食物背后都是父母满满的爱与期待。当我们享受着这份爱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用行动去回应,让这份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转化为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下次当你离开家时,请记得带上父母的爱,哪怕只是一小部分。这样不仅能让父母感到欣慰,也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滋养。 那么,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平衡父母给予的爱与自己实际所需之间的关系呢?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