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问政基层、同题共答’专题调研活动,就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全面了解基层情况,解决基层问题,推动支队建设全面发展。”2024年10月以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派出4个调研小组前往各基层派出所、边境检查站,总行程2000多公里,与基层主官、民警、辖区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征求意见建议。调研组成员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聆听民警心声,对照基层现状,回答现实问题。泥土中的足迹诠释了机关为基层服务的初心使命和暖警情怀。
“就是要多来这样的点看看”
长期以来,数百名民警常年驻守在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守护450公里边境线安全稳定,保障22万边境辖区民族群众安居乐业。4个调研小组沿着怒江从南往北,逆流而上。
泸水边境管理大队称杆边境派出所排把警务室,距离称杆乡30多公里,山高云深,沟壑纵横,调研组成员驱车沿着弯急坡陡的山路盘旋而上,向大山深处、边境一线行进。第一调研组组长、支队副支队长安兴卫说:“我们深入基层搞调研,问政基层,就是要多来这样的点看看,多听听这些小、远、散单位民警的意见建议。”
走进民警常年驻守的警务室,这是一个典型的小、远、散单位,周边仅有几户群众居住。调研组成员认真倾听称杆边境派出所民警的意见建议,把他们的执法执勤情况、存在的生活困难,密密麻麻记在笔记本上。
穿越6.8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调研组来到位于云南最后的秘境所在地独龙江边境派出所,走进民警宿舍,与民警促膝交谈,就如何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工作斗志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
第三调研组成员走进贡山县丙中洛镇辖区群众家中,帮助驻守在这里的丙中洛边境派出所和丙中洛边境检查站“把脉”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让基层民警心无旁骛抓落实”
支队党委按照“找优势、查问题、看现状”的工作思路,列出了18个方面的调研提纲,一方面把应减之负减下去,让基层民警轻装上阵抓落实;另一方面,把应有保障做到位,让基层民警心无旁骛抓落实。
调研组成员瞄准民警诉求强烈的真问题、事关队伍建设发展的大问题,边调研、边讨论,或在会议室,或在行车中,或在房间里。
鲁掌边境派出所风雪丫口执勤点民警祁松霖想与调研组成员共商良策,如何把风雪丫口打造成全支队民警的精神高地。大家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就提炼新时代风雪丫口精神、挖掘人物故事、打造全支队民警思想历练的重要阵地等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让基层的每一条建议都能得到圆满答复”
问政基层,同题共答,基础在问政,关键在答案,根本在于找到破题解难、推动支队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一路走来,调研组成员在联席会议、警民座谈、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中既找到了破题思路,也分析了问题症结所在。无论“吐槽”还是“点赞”,无论“拍砖”还是建言,都是基层民警的心声、关注的焦点,是支队党委开展下一步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围绕18个方面的调研内容提出的意见建议,严格实行交办、跟踪、反馈等全过程抓落实的闭环管理,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官信帮介绍,机关各处室也对意见建议拿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将形成工作闭环,以实际行动回应基层民警的期待。
本报记者 朱光清 通讯员 谢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