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度哥
传闻许久的“雷克萨斯国产化”,终于照进现实,只是此时才低下高傲的头颅,是否为时已晚?
日前,丰田汽车宣布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决定将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2027年投产。
这一决策的出炉,意味着雷克萨斯将终结其维持了20年的进口身份。凭借该身份,其曾在中国市场创造了加价提车的“神话”,并多次坐上二线豪华车“领头羊”的宝座。2021年时,雷克萨斯官方称,品牌在中国市场已连续17年实现销量增长。
然而,此时国产化,究竟是觉醒,还是无奈?毕竟从2022年开始,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就变得颇为尴尬。那一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同比两位数下滑,连续17年销量增长的“战绩”被打破。尽管2023年和2024年又恢复了正增长,但整体表现仍不如早期强劲,销量远低于2021年的历史峰值。
至于2027年才投产的雷克萨斯工厂能否复刻特斯拉的成功,恐怕还需要打个问号。其已经错失了中国电动化发展的先机,在市场上挤满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情况下,要想后来居上并非易事。
1
国产化传闻已久●
资料显示,雷克萨斯作为日本丰田集团旗下著名豪华汽车品牌,曾创造了不少辉煌,问世仅十多年时间,销量在北美地区便超过了奔驰、宝马,后又成功打入日本本土市场,成为在全球均有优异销售成绩的品牌。
雷克萨斯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04年,当年,其宣布单独建立销售渠道进入中国,只不过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采用的是纯进口的形式进行销售。
这一模式早期帮助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树立了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因为那会进口车通常被视为高品质和高价值的象征。同时,进口模式还使雷克萨斯能够维持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由于进口车的稀缺性和高品质,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雷克萨斯的进口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高关税和运输成本导致的价格竞争力不足、依赖海外工厂难以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以及依赖原厂配件和技术支持造成的售后服务不足等。
因此,外界对于雷克萨斯何时会国产化的讨论不断,市场上也多次传出相关消息。早在2006年,雷克萨斯方面便表示,如果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突破3万辆将考虑国产化;2007年,品牌将国产化条件提升至年销5万辆;2012年再将国产化门槛提至年销10万辆。
可即便后来雷克萨斯在华销量突破了20万辆,消费者们仍未能等来其国产化落地,一直到2024年,“连续剧”总算有了更新。
先是去年6月底,有媒体消息,雷克萨斯将“落户”上海,丰田正在寻求与特斯拉类似的待遇,包括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土地授予,以及无须当地合资伙伴即可直接运营的条件等。
后是7月底,又有消息称,雷克萨斯在中国独立建厂的前提下,将率先实现全新UX混动版和一款全新纯电车型的生产,新车在中国地区销售的同时,并同步销往日本等海外市场。
接着12月,市场传闻,丰田将在上海建立一家新的纯电动汽车(BEV)工厂并生产豪华雷克萨斯电动汽车,该厂预计2027年投产。
最后相关消息得到印证,今年靴子终于落地。2月5日,丰田汽车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这标志着雷克萨斯在进入中国市场20余年后,将首次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
2
迫于销售下滑压力?●
上文提到,雷克萨斯长期以来的进口销售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这或是其最终选择国产化的原因之一,但背后更多的可能还是迫于销量压力。
过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之前,由于品牌知名度和好评度在二线豪华车阵营中始终排在前列,雷克萨斯销售一直都异常火爆,哪怕加价都不担心卖不出去。
在2009年10月30日,雷克萨斯官方曾发布“战报”称,截至该日,品牌在中国累计销售突破10万辆,成为国内最成功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2017年-2021年这五年,其在华年销量又从13.3万辆一路增长至22.6万辆。
这样的表现,使得雷克萨斯多次坐上二线豪华“领头羊”的宝座,尤其是在讴歌退市、英菲尼迪被合并之后,雷克萨斯成为了日系豪华车中的“独苗”。2021年,雷克萨斯官方称,品牌在中国市场已连续17年实现销量增长。
然而,花无百日红,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崛起,尤其是红旗、问界、极氪、蔚来、理想等国产高端品牌的快速进步,雷克萨斯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遭到严重挤压,销量慢慢被反超。
数据显示,从2022年开始,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的局面就被打破了。2022年全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2%至17.6万辆;2023年和2024年虽然稍有回升,但最终销量都只在18万辆左右。
在2023年3月之前,乘联会的月度零售销量排名快报中会详细写明各类车型的销量排名,不过彼时,不管是高端轿车榜还是高端SUV榜,都已经不见雷克萨斯的身影,反倒是竞争对手沃尔沃、红旗、凯迪拉克,以及新势力中的蔚来、理想等都有1至多款车型上榜。
另据新浪汽车以新车交强险数量为统计口径的数据,2024年雷克萨斯的总上险数为17.89万辆,远不及红旗、问界、极氪、蔚来等。其中,红旗品牌去年的上险数达到了38.73万辆,是雷克萨斯的两倍有余。
因此,市场普遍认为,雷克萨斯所处的中高端市场份额被国内本土品牌逐步蚕食,迫使其最终决定推进国产化,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3
错失电动车东风●
雷克萨斯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是由几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过于依赖单一车型。在中国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雷克萨斯目前有12款车型在售,但真正支撑起销量的只有中大型轿车ES一款车型,其他销量都颇为惨淡。
有统计数据显示,雷克萨斯ES(参数丨图片)在雷克萨斯全球总销量中占比份额达到四分之一,在国内更是占到了总销量的二分之一以上。
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雷克萨斯的总上险数分别为18.23万辆、17.48万辆、17.89万辆,而这三年雷克萨斯ES的上险数分别为9.84万辆、10.94万辆和11.22万辆,分别占到了当年总销量的54%、63%和63%左右。一旦雷克萨斯ES的表现出现波动,就会影响整个品牌的成绩。
其次,雷克萨斯在电动化转型方面也颇为缓慢。早在2005年,雷克萨斯就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动力SUV-RX400h,并将自己称为奢侈品市场电气化的先驱。
没想到的是,直到2019年,其才提出了电气化愿景。2020年,雷克萨斯推出首款量产BEV车型——UX 300e,只是这款车型曾被吐槽是“油改电”产品。
2023年2月,雷克萨斯终于上市了旗下全新中型电动SUV雷克萨斯RZ。这是雷克萨斯在e-TNGA架构下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共推出3款车型,指导价为36.99万-45.99万元。12月,全新RZ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
然而,姗姗来迟的雷克萨斯RZ面对的竞争对手有理想L8/L9、蔚来ES6、宝马iX3、奔驰EQC、凯迪拉克锐歌等,要想突围谈何容易,去年上险数据仅2954辆。
这种情况下也就不意外,为何此次雷克萨斯国产化会是电动车承担着先锋的角色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补足电动车这个短板,雷克萨斯才有可能重新夺回豪华车规模优势。
不过,雷克萨斯将来的国产化之路能否走得顺,还是个未知数,其需要面对的挑战不小。比如,国产化后,消费者可能会对其品牌定位和产品质量产生疑虑,从而削弱品牌溢价能力;国产化亦可能让消费者对雷克萨斯高端形象的认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在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异常激烈,等到雷克萨斯上海工厂2027年投产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到时候,雷克萨斯需要在电动化、智能化、品牌营销、服务体验等方面均有创新,才有希望争取到一席之地。
作者丨度哥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