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季节,不少人脚上的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脚后跟更是会出现裂口。
脚后跟开裂,如果处理不及时,它们可能会引起感染,严重时能让你每走一步,裂口处都疼痛不已。有网友调侃,“真的是含泪走路”。
脚后跟干裂,顾名思义,就是指脚后跟皮肤上出现的干燥、裂隙或开裂的现象。这些干裂有轻有重,有时还伴随有角化过度,也就是皮肤增厚,质地和老茧类似。当这些裂口深入到真皮层时,则会导致疼痛。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皮肤质地柔软,会保持适当的湿润和弹性,包括脚底表面的皮肤,它能够应对在承重过程中施加在其上的摩擦、压缩和剪切应力。不过,当皮肤缺乏水分时,再承受频繁和高强度的摩擦和压力的话,便容易变得干燥、粗糙和开裂。
进一步展开说的话,以下是脚后跟干裂的常见原因:
皮肤干燥或干皮症:皮肤缺乏水分或天然油脂,导致干裂。
寒冷干燥的天气:秋冬季低温和低湿度往往加剧脚部皮肤的干燥。
长期站立或行走: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可能加剧脚底的压力,促使脚后跟皮肤开裂。
穿露跟鞋:如凉鞋等露脚后跟的鞋子,不能有效支撑脚部,容易导致脚后跟干裂。
超重或肥胖:造成脚后跟压力太大。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需要引起警惕的是:
脚后跟开裂远远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有3种大病,可能早就盯上了你……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发脚后跟开裂
甲状腺激素可是新陈代谢、体温调节和皮肤健康的重要助力,假如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可能引起新陈代谢减慢,进而使得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干裂起皮。
而这种情况下,人体还往往会伴随着乏力、体重增加、更加怕冷等变化。有这些情况的朋友,建议考虑查一查甲状腺功能。
这种中老年多见的脚气,也是成因之一
相较于其他可能引起溃烂、瘙痒的真菌脚气感染,这种脚气非常隐蔽,不仅不烂脚丫子,还不太痒,导致很多朋友可能忽略了它,在保湿和去死皮上反复做无用功。——它就是鳞屑角化型脚气。
这种脚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通常表现为脚后跟干燥、脱屑、皮肤角质层增厚,听起来是不是和普通的皮肤干燥掉屑很像?
想要辨别它也很简单,假如在充分保湿后仍然无法缓解干燥,就得去医院看看是不是这种脚气作祟了。毕竟发展到严重情况下,它还是可能导致双脚出血和明显的触痛、灼痛的。
糖尿病,可能让脚不知不觉开裂
皮肤变得更易干燥开裂,可是糖尿病到来时的一大表现,这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会增加皮肤组织的含糖量,影响渗透压,让皮肤变得干燥失去弹性。
除此之外,糖尿病所引发的神经病变还会影响足部汗腺分泌,使得我们的皮肤缺乏汗液滋润,进一步加剧干燥情况。
脚后跟开裂有这2个特征,当心糖尿病到来
①感觉不到疼痛
假如几乎察觉不到开裂的疼痛,对冷热也有些麻木,就要引起重视,因为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可能影响人体对温度、疼痛的感知。
②伤口很难愈合
脚后跟开裂迟迟不愈合,还容易感染,也要当心,糖尿病往往会影响血液营养供应,影响伤口恢复。
睡前多做2步
远离脚跟开裂疼痛
热水+白醋泡脚
泡脚时以水温40℃左右为宜,加入适量白醋,有助软化角质层并杀菌。泡完脚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用磨砂膏或搓脚石去除脚后跟的死皮。注意:千万不要过度,以免损伤皮肤。
保湿乳敷脚跟,轻松告别干裂
泡完脚后,即可在需要保湿的部位涂上保湿乳。涂抹时,可以先把保湿乳在手心揉匀,让里面的成分均匀溶解,再涂抹到皮肤上。
如果皮肤开裂特别严重,还可以试试封包法:在充分涂抹保湿乳后,用保鲜膜把干裂部位缠起来。视情况而定,轻度干裂封包2小时即可,严重情况下可以封包一整晚。
挑选保湿乳有秘诀
保湿乳的挑选其实并不是越贵越好,只要其成分含有尿素和维生素E,就能拥有不错的锁水效果,大家挑选时可以多加注意。
资料来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科普中国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