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理论中,战略轰炸机通常用于穿透敌人航空空间纵深,摧毁敌方关键目标,削弱对手的作战潜力和战争意志。尽管“战略轰炸机”这一术语现在经常是携带核武器轰炸机的同义词,但携带常规炸弹的战略轰炸机同样能对敌方领土纵深的重要战略目标实施空中打击。

美国空军是全球唯一经常使用战略轰炸机的西方军事机构。它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补充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不足。美国的核战略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认为这可能破坏盟友对美国安全担保的信任。美国将核遏制作为确保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石,一般认为,保持核力量三位一体,在遏制失败、需要使用核武器时,能够保证灵活性、生存力和冗余。


但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也存在薄弱环节。各界专家们现在对保持三种战略武器的必要性表示质疑,并经常认为战略轰炸机是多余的。特别是与三位一体中隐蔽、高生存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相比。战略轰炸机的主基地和前沿作战基地都是已知的,轰炸机及其辅助设施在面临先发制人的打击时是脆弱的。与洲际弹道导弹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不同,执行打击任务的轰炸机需要支援力量,包括空中加油。摧毁相同的目标,洲际弹道导弹只需要30分钟,而轰炸机却需要几个小时来接近使用武器的空域,敌方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发现和跟踪轰炸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这一背景下,面对防空导弹、截击机、电子对抗装备,战略轰炸机是脆弱的。


但是,战略空军的支持者们对这种看法不屑一顾。战略轰炸机的驻扎地点和前沿作战点可以得到防空装备的掩护,当美国保持自己的核打击能力时,对美空军基地先发制人的打击意义不大。在投放自己的有效载荷前,轰炸机可以多次改变航向和攻击目标,它们是不可预测的。尽管敌人的防空装备越来越先进,射程越来越远,但现代高性能的轰炸机却经常使用巡航导弹,可以在敌人有效的防空区外投放自己的弹药。战略轰炸机的进攻潜力依然超过了它的薄弱环节。

除了主要的作战实力,战略轰炸机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了其意义。首先,指的是有效载荷参数。洲际弹道导弹可以配备从当量几千吨到超过一兆吨的各类有效载荷,而弹头的转换则是复杂艰巨的事儿。而为战略轰炸机装载核或普通弹药遂行具体任务保证很强的灵活性。

根据美国空军的装备发展计划,B-1和B-2将在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退役,列装新的B-21“突袭者”轰炸机。美国空军选择取代两型更年轻的轰炸机,却保留更古老的B-52,反映了后者载弹量大、通用性强,还能够携带新研制的打击弹药,特别是,B-52维护成本低廉。B-21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用于在敌方拥有先进的传感器和防空系统的战场环境中展开行动。据称,B-21的隐身技术比B-2先进30年,可以穿透势均力敌对手的领空纵深遂行任务。开放性布局设计保证飞机可以局部更新系统并不断升级。这一款新轰炸机的大部分技术和使用性能目前仍然严格保密。


2022年底,美国生产了首批6架B-21。美国空军官方宣称的采购规模是至少100架。为了更好地发挥有人驾驶B-21的性能,美国空军还计划采购更廉价、完全无人的轰炸机作为B-21的伙伴配套使用。2022年3月,美国空军部部长肯德尔提出了“远程打击系统族”的概念:无人战略轰炸机补充B-21,无人作战要素应在航程和速度方面与B-21相符,要拥有“智能有效载荷”。在作战行动中,无人机可能会作为领航机使用,可以为有人长机吸引敌方的防空火力,可以承担火力突击任务。按照美空军的计划,21世纪的20年代末就会出现无人轰炸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