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美国海军公布了2024年的一次实验,那次是一艘伯克级驱逐舰用激光武器击落了一架无人机。

这篇报道的背后,其实还有美国海军的两种心态,一种观点是觉得美国海军太需要激光武器了,因为在红海和胡塞交手这么长时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对付胡塞导弹导弹,用标准6和标准2也就算了,对付极其廉价的无人机也用高价值的导弹,太亏。激光武器的使用成本低,就是电费而已,只要有点就没有射击次数限制,对付低价值目标骚扰,一套激光器不能同时发出多道激光束,同时对付多个目标,那它的价值就是比密集阵近防炮有更好的火力连续性,对付饱和攻击还是靠导弹。但是胡塞武装正好没能力发起饱和攻击,每次攻击使用的导弹和无人机数量都过于少,所以用起来倒也合适。


另一种观点很悲观,认为美国海军搞舰载激光武器这么多年了,进展不大,而且这东西也就对付胡塞小无人机有点用,如果面对中国海空力量,这点东西基本没什么拦截能力,所以也有人认为美国海军应该放弃激光武器发展了。

这两种观点的一个共同基础就是,这种激光武器的功率只有60千瓦,只能对付无人机。


我们参照一下珠海航展上,中国的LW60等几种激光武器可以看出来,这个功率水平,对付无人机,最大有效射程理想条件下是6公里,干掉一个无人机需要光斑在目标上固定5-10秒。10公里距离上可以干扰对方的光学设备,比如利用成像制导的反舰导弹导引头。在海上使用还有个问题,就是海面上,空气中的水分子更多,说白了水汽重,激光在这样的介质中衰竭比在陆地上可能更严重,有效射程更短,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不要说6公里射程,可能4公里、3公里都做不到。


那对付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可能连1公里都不到,还要照射10秒以上才能烧穿导弹外壳,那导弹早就砸上来。除非能够很快将功率提高到150千瓦,甚至300千瓦,否则这些激光武器真的就成了鸡肋。更不用美国五角大楼已经放弃了一些激光武器项目。所以给人感觉,美国海军这次公布驱逐舰打无人机的试验结果,是想赶紧展示一下成绩,以免项目被砍,以后没有经费。

其实,美国海军可以换一个思路,只要从中国借几个自媒体视频,论证20千瓦激光器能拦截弹道导弹,照上去一瞬间立刻就能摧毁,而且能拦截率高达98%,那项目不就稳了?唯一担心的就是,要糊弄美国国会各专业委员会中,那些上过学的议员可能有点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