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民政部公布了去年一整年中国结婚登记的数据,其中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为610.6万对,而离婚登记则为262.1万对。
对比2023年数据的话,去年一整年,我国结婚登记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20.5%,而离婚则增加了2.8万对,上涨1.1%。
从目前看,中国的结婚率和新生儿出生率确实处在一个低迷时期,但此前一直是人口负增长的韩国和老龄化全球最高之一的日本,却在去年有着良好的表现。
2024年,韩国全年出生人口为24.23万人,相较于前一年来说,是有增长趋势的,尤其是韩国首尔,更是12年来首次出现该现象。
中日韩作为东亚经济相对于比较发展迅速的国家,但除了韩国之外,中日两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去年,日本全年人口出生再次下降,日本老龄化也在不断增长,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已经停滞不前,造成严重影响。
可韩国为何会有如此提升呢?如今韩国再次放大招,决定改变人口出生率,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到底是什么呢?中日两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韩国“催生”再放大招
近些年,其实韩国的新生儿出生率一直在负增长的状态下,甚至在2024年6月的时候,还宣布进入了“人口紧急状态”,不过之所以在2024年有所增长,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解决低生育率问题。
2023年的时候,韩国就宣布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鼓励大家生育,其中韩国仁川政府就表示,在当地出生的孩子一直到18岁,能够获得1亿韩元的支持。
除此之外,2024年1月11日,韩国保健福祉部再次宣布,凡是家中有1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个月还能够获得100万韩元,也就是5000元人民币的补贴,年纪越大补贴相应减少。
正是因为这些补贴,才让韩国的新生儿出生率逐渐有了回暖的迹象,不过相对于全国增长来说并不明显,因此根据韩联社2月9日的报道,韩国首尔再次决定对于结婚登记的新人直接奖励100万韩元。
为了鼓励大家结婚生孩子,韩国政府可谓是下足了血本,这才让韩国的出生人口增长起来,当然除了韩国之外,日本也有相应的政策。
日本“鼓励结婚”
作为东亚第一个成为“少子化”的国家,其实早在1992年的时候,日本就有许多政策来应对低生育率的问题。
但是日本近些年老龄化依旧还是很严重,甚至还有报道称要延长退休年龄,少子化的问题也依旧在加剧。
2024年1月到10月,日本人口出生预计还不到70万人,如此发展下去,未来全国“无人可用”?
为此日本也定制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从一次性生产补助42万日元直接提高到50万日元,并且将分娩费用纳入医保,对新生儿到高中,全部提供相应的补贴。
在生育环境下,日本社区为那些产妇们提供慰问,每次10万日元持续3次,保证新生儿的出生。
而且从2024年开始,即使是父母没有工作,孩子也能进入保育园,来保证儿童教育的提升,从而减轻家里负担。
除此之外,男性在日本也有育儿假,预计到2030年,日本85%的男性将有育儿假,并且假期津贴补助100%。
对于这些政策来讲,其实日本民众可能也并不看好,毕竟到现在为止,日本的出生率和老龄化依旧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根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2025年日本75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180万,65到74岁的人口更是以1497万,也就是说,每3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可见对于这样的补贴,日本依旧没能保证出生率增长的问题,那么除了日本韩国之外,中国又有什么样的政策呢?
中国如何应对少子化?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社会中,人是最重要的,我国这两年出生人口和结婚登记一直在下降,高龄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
人口数量的增长不仅能够缓解老龄化,还能够带来更多的劳动力,会增加经济的发展,因此未来中国需要正确看待人口发展的问题。
少子化是很多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建立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体系,对于人口生育和老龄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有了相应的措施来鼓励大家生育,但是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也是比较重要的。
从今年2月开始,民政部试试关于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其中提高养老床位、服务防护等一些列有关措施,来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关于婚姻夫妻财产问题:
明确重婚绝对无效的立场,明确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目的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无效,回应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夫妻间给予房产等问题。
如今我国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态度有着许多改变,这是导致婚姻登记下降的一个原因,因此为了改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这才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