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刚结束,中国就迎来了新的“访客”,这位访客,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对于中国来说,2025年要做的事情太多,特朗普的上台,给世界格局带来了太多的变数。
例如关税问题、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欧关系、亚太关系等等,都和中国有一定的关联。
这位客人肩负的重要任务,就和中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
2025年春节过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统,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商议中吉乌铁路的修建事宜。
修建中吉乌铁路的计划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1997年,修建计划便被列入了备忘录。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条本该很早之前就建造好的铁路迟迟未动工。
直到俄乌冲突爆发,这条铁路才有了动工的希望。
俄乌冲突未爆发之前,俄罗斯一直反对修建中吉乌铁路,因为这对俄罗斯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是大多数中欧班列的必经之地,俄罗斯借着这个机会躺着赚钱。
即使如此,俄罗斯也还是不满足,总是借这个特权为难中国。
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商议铁路修建事宜之前,就发生了中欧班列被扣押的事情。
扣押的原因,是俄罗斯认为这批班列中有敏感商品,因此不让通行。
虽然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不错,但是这样的行为未免有些过于霸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这起事件的发生,让中国意识到中欧班列不能固定在一条线上,而是应该开发多条线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吉乌铁路便有了动工的希望。
俄罗斯虽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是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俄罗斯的国力被大幅削弱,在这个问题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小。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软磨硬泡之下,俄罗斯最终无奈答应了这个方案。
去年12月,延期长达25年的中吉乌铁路正式开工,预计在6年内完工。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此次访问,就是商议如何修建该国境内的路段。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时间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情并不是很稳定,一直有一些危险的因素存在。
直到扎帕罗夫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统,国家局势才逐渐稳定起来。
经过四年多的经营,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已经相当不错,具备了修建铁路的条件。
因为担心扣押班列事件的发生,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做好了相应的预案。
虽然绝大多数的班列都需要经过俄罗斯,但是也是有办法绕开的。
例如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就不需要经过俄罗斯,将来如果可以与印度达成合作,甚至可以将中欧班列辐射至印度。
当然,这个计划想要实现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不断摸索。
中吉乌铁路正式开始修建,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甚至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这样做,是打算和美国一样,取代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西方政治家渲染所谓的“中国霸权”论,认为中国有意成为美国那样的霸主。
这些猜测,在西方国家很有市场,导致部分国家对中国产生了误解。
其实事实和这些专家的说法完全相反,中国的目标,并不是所谓的霸权,而是带领中东国家融入国际社会。
对中国来说,中国并不需要中东国家倒向中国,也不想实现所谓的霸权。
中国真正想要的,是让中东国家融入国际社会,这样中国的利益才会最大化,对中国的发展也有好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东地区的发展一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有少部分的国家是发达国家。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不断实行霸权主义,控制中东国家的发展。
这些行为,导致中东国家对美国以及俄罗斯产生了相当大的依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动力。
这种现象,在苏联时期其实就已经存在的。
当时,苏联提出了所谓的有限主权论,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各国的主权,从而加强中央的领导地位。
时间一长,就出现了中间大两头小的问题,俄罗斯不断壮大,其他国家却越来越虚弱。
即使苏联解体,这样的状况还是存在了很长时间,对中东地区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东地区的国家意识到俄罗斯其实没有传闻中的那样强大。
尤其是叙利亚发生的内乱,让中东国家看到了俄罗斯并不是无法打败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不断减少,相反地,中国的影响力在参与中东事务时不断提升。
中国目前的任务,就是通过中吉乌铁路,让中东国家慢慢加入国际社会,带动其发展。
如此一来,中东国家才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世界和平也会因此而更加稳固。
期待中吉乌铁路能够尽快修建完成,中东地区能够更快融入国际社会。
参考资料:
中国政府网: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观察者网:27年终谈妥!中吉乌铁路这“泼天富贵”将轮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