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这是每天都坚持发早读的大连市食品行业协会吴伟秘书长大姐1月24日推送的内容,作为提前回到故乡准备陪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游子,自己无意之中被深深地感染到了,不仅仅是感同身受、百感交集,更是有话想说。

得知我回乡过年的高中同学孙云林约我一起去看看故乡的响堂村,我欣然接受。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响堂村如今的名气就像村名第一个字那样非常的响亮,不仅一次次的受到媒体关注,而且已经成为网红们乐此不疲的打卡地,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等一系列殊荣,2024年4月29日,“和美乡村”中国行—全国“和美乡村”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浙江宁波鄞州盛大启幕,响堂成为全国15家乡村网红培育计划首批推广应用单位之一,这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入选单位……到了约定的汇合地点,孙云林又给我送上了新的惊喜,他把高中同窗3年并且做过同桌的赵永年同学也给约了过来。时间稍纵即逝,40年前我们这些农村学生主要靠双腿走路上学,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游山逛景。





响堂村地处南京浦口区老山山脉的南部,东与珠江镇毗邻,西与狮子岭接壤,北与七佛寺相连,是江苏省级传统村落。该村历史悠久,建村于清代,因村内有名为“香积堂”的庵堂而得名。据《响铃庵庵产记》记载:“响铃庵在治西,位于西华山南麓深谷之中。加以吾师凡石头惨淡经营。开壁田园,种之、植之、树艺之,道于焉,大兴。

驾车来到响堂村,虽然时值隆冬,但是景色却有别样风味。辞旧迎新、响堂、迎接新年三个红色条幅错落有致并排屹立,与山间蒙蒙细雾相得益彰,显得更加鲜艳。“山谷里的时光不一样的响堂”,分成6个尺寸不一的条幅挂在一个木制舞台后面,虽然草坪还没有泛绿,但是,后身的木制连廊还有池塘,已经汇成了一幅田园山水画。 “蛇年大吉2025” 光彩夺目,安装在堂屋进入口处非常显眼,堂屋这里是供团建的场所,也可以举办讲座或者小型展览,“好运常在”吊旗高高挂在了巨大的铁制镂空屋顶下方。桃花季、栀子花大会、山谷歌会、中秋夜宴、山谷里的游园会、南京响堂乡村艺术市集、自然生长——艺术与生命的交响、邂逅稻田慢时光——稻田下午茶……一系列文旅活动在响堂举办,也提升了响堂知名度。





响堂村依山而建,借助山、水以及特色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早已成为城里人休闲好去处。白墙黛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清新雅致。看似随意排列,却又透着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每一栋民宿都有一个院落,每一个院落布置都不相同,但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个精心打造出来的小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现在常住村民不多,村子也不是很大,正如白栅栏上宣传标语的那样“不一样的响堂”……“山谷里的时光”,5个白色大字在田间地头是那么地让人浮想联翩,如果是赶上庄稼成熟,金灿灿的稻谷与白色的标语必将更加夺目,户外野营地各类设施齐全,还有一座座帆布帐篷供游人体验慢生活……临近旅游主通道边的村民住房院墙和外墙上“中国要美,农村必须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标语,不仅十分提气,而且过目难忘。节日越来越近,节日的气氛也随处可见,不仅可以看到“蛇年吉祥”“得福”“如意”条幅,而且路灯杆是大红灯笼也悬挂了起来。可能是临近春节,且又不是周末,去游览的当天我们没有遇到几个游客,村子显得尤为宁静……即使如此,认真负责的保安依然坚持原则,让我们按照参观路线进行游览,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驾车围着规划的游览路线转了一圈。

响堂村属山地,居民用于生活的水田很少,主要靠种桃树,栀子花,响堂还有一个名号叫桃源谷,每年四五月份桃花盛开,也是欣赏游玩的旺季,时常有艺术家如画家来响堂村租民居居住,在这里写生画画寻找艺术灵感,尽享世外桃源惬意生活。栀子花是响堂村特色产业,该村70%以上农户靠种植栀子花为生。响堂村以栀子花为媒,带火乡村旅游,响堂走出了一条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并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网红培育计划首批推广应用单位,获评全国最美乡村文化空间。政府网站介绍,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抢抓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契机,深挖村庄资源,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立足自身田园特色,把乡村变公园、田园变乐园、庭院变花园。共赴“蓝天之约”,云端之旅,蓝色的条幅将响堂新的旅游项目彻底“曝光”。





响堂水库建于1964年,距离响堂村村头不到1000米,是参观响堂必经之地,在返程的右手边,,水库面积150亩,这里水质干净,由山中溪流汇聚而成,整个水库被群山环抱,郁郁葱葱。停车来到水库旁的观景台,远处看是青山环绕,往下看是水库涟漪,真是有山有水好韵味。一边吹着山风呼吸高氧量的空气,一边欣赏自然旖旎风光,一边开心交流,一时兴起我们三人索性走到了水库边,留下了与山水同窗的照片。

“故乡,是屈原的秭归,那里是楚国宗祖,洞庭波兮木叶下;故乡,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虚幻又现实,欲说还休……

而当我们终于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才发现,故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故乡,是起点,是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故乡的那个地方。” 情不自禁的又翻看了吴伟大姐的朋友圈,让我潸然泪下。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城里的一家温泉洗浴中心。昔日最要好的同学李发林也放下手里的事情赶了过来叙旧,让我备受感动,惊喜连连。4个高中同学,40年后再相聚,大家开心的一起洗澡、一起吃着自助餐、一起畅想未来…… “不管什么时候回来,记得一定要通知我们!招不招待,怎么招待,那是我们的事情。你这人经常性悄悄地回来,又悄悄地离开说轻点非常不应该,说重了是错误的!”……友情、亲情、真情交织在一起!虽然这早已是我自己每次返乡不止一次要面对和接受同学及战友们的批评甚至是指责的事情,但是心里却是暖暖的!故乡,永远是一个让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永远是一个让游子刻骨铭心的地方!故乡,永远是一个让游子反复回味的地方!





















☆ 本文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