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 《我们一起摇太阳》剧照
1
问
冯叔,请教一个问题。过年期间和朋友吃饭,大家聊到一个话题:有些人,总是选择相信别人,结果一路都遇到好人。可是,有的人仅仅是因为轻信了一次,就掉进坑里,破财又伤神,甚至遭遇不幸。那么,与人打交道,到底是先选择相信,还是怀疑呢?分寸和尺度该如何拿捏?我们没有结论。想听听您的看法。
冯仑
信任是一个把事简单化的方法,我们常说,「因为相信,所以简单」。
如果选择不相信呢?举个例子,春节前,我们公司要签一个合约,签之前得请律师看。我们知道,律师是以不信任为前提的,所以经律师这么一看,很多细节都得重新谈,越谈越复杂。越复杂,成本就越高。
二十多年前,我们刚开始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律师,律师就告诉我,「冯先生,不要着急,等到文件摞得跟你一样高的时候,这个项目就做成了」。
用了十几年时间,我们把这个项目做出来了。那十几年里,我去了将近七十次纽约,就是因为对方选择不信任,不信任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每一分钟电梯里能停几个人,他们都一定要管住,不能超过。如果超过了,怎么罚你,都得在文件中写清楚。
他们是从不信任开始的。当然,从不信任开始,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很复杂,到后来事情也挺简单。
我们的文化刚好相反,我们是一开始简单,结果到后面很复杂。
比如说,美国有个富豪犯了作风错误,他的妻子怎么防止他再犯错误呢?她选择不信任。选择不信任之后怎么办?找律师签个合同。把对方身价算一下,两千万美金,那就写好,「只要再出轨,咱俩就离婚,但是两千万美金给我。」甚至,很多人结婚的时候就要先签一个文件,就是在前面选择不信任。这让人不舒服,甚至很烦。但是到后来万一要离婚,结束的时候很简单,一不打二不闹。
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家里签这种东西的可能不多,因为一开始都是选择信任,选择简单,结果离婚的时候就撕得很厉害。
过去,有很多网络诈骗,我们发现,很多有文化的人都被骗了。照理说,他们不应该轻信,但是为什么被骗呢?就是在做判断的时候,他们把别的因素带进来了。金钱的因素、亲戚朋友当托……有很多别的因素进来。也就是说,总会有别人、别的因素影响人的判断。
当然,好人的背书会让人更加容易进入到一个「相信」的心理境地,最后把事情办成。有好人背书很重要。我们在国外做生意时,有一个方法叫选择合格交易对手。选择合格交易对手,其实就是我们在选择信任的过程中,先挑选好人。因为简单会导致容易轻信,所以先要找到好人来做证明,要用经验去审视一下,同时要了解他过往的历史。
所以说,不信任好麻烦的,得签很多协议,而信任就意味着简单。但是一开始轻信,到后来就带来麻烦。因为信任,所以简单,这是开心的时候;但因为简单,后来复杂,又是不开心的时候。
在这个过程当中,把握信任的尺度很重要,也很不容易。信任带来简单,但简单到什么程度?不能不信,但信任不是轻信。这个东西没有人能教你这个度在哪儿,只能自己碰到事的时候自己判断,想办法解决。
2
问
那,如何能取信于人呢?
冯仑
这个话题,我以前也讲过很多次,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信任,获得认可,你就做好两件事,四个字——守信靠谱。
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守信靠谱。做好这两点,根本不需要其他的多余动作。
所谓守信,就是答应别人的事,你都做了。所谓靠谱,就是该你做的事,你都做好。
在现实中,往往是好人和好人扎堆,坏人和坏人聚到一起。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和一群诚实守信的人交往,很快就会格格不入,难以融入大家的圈子里。当你诚实守信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多,当你靠谱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靠谱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你的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如果再多讲一点的话,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给予,是买单,是扛事,是责任。
我认识一个很有意思的煤老板。他当年赚了很多钱,于是就使劲「造」,花钱。朋友们问他,「你怎么像暴发户一样,可劲地造?」他回答说,「这个世界我就相信钱,只有钱对我好。连我妈我爹都不如钱对我好。」
他为什么这么说?原来他曾经很落魄。破产的时候,东躲西藏,连他妈都不许他进门,因为他一进门,要债的就追来,弄得全家鸡犬不宁。于是他不管躲到哪儿,亲人、朋友都不搭理他。
等到他有钱以后,所有人都对他好。他觉得,「既然钱能带来这么多好处,那钱对我好,我得对钱更好」。怎么对钱更好?那就是把钱都给出去,他就去付出。他信任钱,他相信钱能解决他的困难,帮助他改变一部分命运,于是他就花钱,也就是他说的,「这个世界上钱对我好,我也一定要对钱好」。
这是我碰到的一个真正爱钱,爱得还很有理由的人。他坚信钱能给他更多的安全感,并因此不断地给予、付出,并且最终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当我们自己做生意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信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该买单时买单,该扛事时扛事,该把责任揽下来时就把危险扛下来让别人有一条生路。其实,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达成你的目标,你才能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人与人之间,到最后就可能会走向互相猜疑,甚至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