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集团水务公司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平台对供水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日前,住建部公布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清单,由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以下简称“公用集团”)研发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成功入选,成为青岛市唯一入选的企业案例。

近年来,公用集团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成包含供水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视频可视化系统、污水管控平台等9大系统的智慧水务平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水务运营与管理体系,实现了水务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智慧化,为新区提供了安全、优质的供排水服务保障。

全流程控制

供水系统运行更稳定高效

“水流正常,压力稳定,水质无异常。”在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前,公用集团水务公司调度中心主任李波轻点鼠标,实时生成的报告迅速呈现在大屏幕上。得益于智慧水务系统的应用,工作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全面掌握相关点位供水状况,快速发现并处置潜在问题。

这样的便捷高效,源于智慧水务管理体系。通过智慧供水调度系统、视频可视化系统和二次供水管理平台等核心模块,水务公司整合供水运营数据,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监测每个水厂、泵站及管网的运行状态,并通过自诊预警功能和远程调控手段,优化供水管网流量,实现厂站自动化运行和科学调度。

截至目前,智慧水务平台已覆盖全域2400余公里供水管网及80余处净水厂站,实时监测218个压力点、384个流量计、68个液位点和87个水质监测点。同时,集成200余处城乡供水厂站、市政泵站、二次供水泵站及高位水池的1000余台视频监控设备,为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调度提供了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去年夏季,新区部分区域因高温天气出现供水压力波动。智慧水务平台迅速识别异常,管理人员通过调整管网流量及泵站运行方式,快速解决问题,避免了供水中断。李波感慨道:“许多以前需要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平台即可处理。管理更科学,调度更精准,供水系统在智能调控下运行得更加稳定高效。”

智慧水务的引入,让整个供水系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智能化的加持下持续高效运转,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全链条监测

市民日常用水更安全可靠

在当前全面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自然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赋能。以供水管理为例,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已被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取代,系统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区的数字化网。每一根管道、每一个阀门,都如同系统中的“神经元”,实时与中央控制室保持数据联动。这种智能监管不仅体现在日常监控中,更在突发事件中展现出高效性。

日前,水务公司维修人员在蟠龙河路交君塔山路进行水管抢修时,发现由于该路段有施工,导致阀门井被掩埋,无法开展维修作业。对此,工作人员带着定位仪,打开手机GIS系统,对阀门位置进行定位,不到十分钟就成功定位到被掩埋的阀门的具体位置。在GIS系统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及时高效地完成了供水管道抢修工作。

除了管网运行更加智能化,水质监控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新区的水质监测系统已覆盖超过200台在线仪器,实时监测着原水和净水的质量。一次,系统显示净水的浑浊度略有上升,后台随即自动发出预警,并调动就近的水质检测员进行现场复查。工作人员根据实时数据进行了工艺调整,确保了水质恢复至合格标准。这种实时的反馈和调控,保障了市民的用水安全。

在居民日常用水方面,智能化技术带来了更多便捷。市民刘磊家安装了智能水表,告别了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如今,他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家中的用水量、水费变动及历史数据。而在系统后台,29万户居民的水表数据已汇集到统一集抄平台,各小区的用水情况被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水务公司能够及时调整,确保供水正常。

此外,新区还建立了便捷的网上营业厅,市民通过手机APP或网站平台即可轻松办理水费缴纳、用水申请等业务。

全领域发展

让农村百姓喝上放心水

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新区通过推进智慧水网建设,通过大数据运用,对供水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分析、处理,确保农村供水有保障。

大场镇凤墩村72岁村民徐本云,见证了从挑井水到喝手压井水再到用上自来水的历史变迁。“以前是靠天吃水,水质没有保障。现在政府修建了水厂,通上了自来水,用着省心,喝着安心。”徐本云笑着说道。农村饮水,建设是基础,管理、运行是重点。在位于大场镇农村供水公司的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对供用水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大屏幕上显示着新区整个农村供水网络的运行情况,当日供水量、进出厂水质监控以及精确到村头户表的数据都在实时更新。

公用集团农村供水公司经理闫文军说:“每个农村水厂都有自动化系统,系统中的传感器将这些数据收集分析后传到集控中心,我们以此来掌握水厂的运行情况。”

为了让农村百姓实现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转变,公用集团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首个农村“智慧水务”中心调度平台,让农村水厂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了现在的“集团作战”。“这个平台能从源头开始管控,打造水质监测预警平台,并且配套余氯、浊度、生物毒性等多项水质指标在线检测仪器,实现了对原水、过程水、出厂水的全过程监控,构筑起从源头到终端的水质防线。”闫文军表示。

此外,智慧水务平台中还建有集智慧看板、物联网监测平台、水质监测预警平台等8大模块的智慧水务污水管控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污水站点运行信息,监控设备状态及关键数据,提升管理效率和隐患预警能力。目前,已有387座污水收集池、128座泵站、231个模块接入平台。

智慧水务平台的建设使得供排水管理更加协调、高效,为用户提供了便捷、智能的用水体验,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接下来,公用集团将继续推进供排水事业发展,为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张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