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半年是旱是涝,就看正月十三”,今日正月十三,有啥预兆?

今天是公历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这个日子可不简单,是一个节日和习俗比较多的一天,承载了很多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正月十三距离正月十五元宵节就剩下2天了,因此,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在这天开始上灯,为元宵节做准备。尤其是在旧时农村,家家户户会挂出花灯,寓意光明,照亮生活的希望与梦想。



并且,很多孩子也会手提花灯东跑西跑的,喜庆氛围很浓。

当然,现在即便是弄春,也很难见到这样的景象了,正月十三仿佛变成了普通的一天。

有些地方的人们这天还会在厨灶下点灯,俗称“点灶灯”,彻夜不熄。以此,来祈求灶神庇佑新的一年里家宅平安、饮食无忧!



另外,在我国沿海地区,这天还是“祭海”的日子。人们会在这天扎花船,投入海中,还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向大海叩拜,甚至有些地方还会燃放鞭炮烟花。以此,表达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恩,祈求新的一年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去看热闹的时候,千万别说带有“翻”字的话,这是渔民非常忌讳的字,尤其是在正月十三“祭海”这天,更不希望听到。



此外,在民间认为,正月十三这天还是一个“忌日”,叫做“杨公十三忌日”,人们认为这天“诸事不宜”,要谨言慎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关于“杨公忌日”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的,还有人说是与月亮的运行有关,流传最广的是一个传说。传说提到,杨公十三日与一个姓杨的人家的悲剧事件有关,因杨公经常说大话,在邻居年前显罢,最终受到惩罚,一年内失去了所有儿子。因此,这些日子被视为不祥。



在古代,人们也会通过正月十三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和年景,以此安排农业生产。

例如,在民间就有“上半年是旱是涝,就看正月十三”的讲法。今日正月十三,有啥预兆?今年上半年会有大旱吗?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判断的!



一、十三一日晴,春来雨水少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正月十三这天以晴天为主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春天降雨会非常少,甚至可能出现春旱的情况。

春天如果出现春旱,不仅不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也会延误春季作物的播种,从而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损失。



二、正月十三日头晒,春来播种需防旱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一句表达的相近,意思也是说,如果正月十三这天阳光明媚,是个大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春播春种的时候要防范旱情。

在古代,由于生产水平低下,旱了涝了都会造成减产。因此,人们比较担心春天播种的时候出现旱情,往往预示着粮食会出现歉收。

现在我们农业技术水平要提高不少,防旱防涝的手段也高明得多,一般的旱情不会造成大面积减产,还是不用过于担心的。



三、正月十三雨,三春雨淋淋

这句农谚的意思刚好和上两句相反,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三这天是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整个春季都会雨水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播种。

四、正月十三雪花飘,麦子欢笑粮满囤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三这天下雪的话,那么就预示对冬小麦有利,往往预示着会获得大丰收。

春天的积雪慢慢融化后,不仅能够返青的小麦提供水分和营养,有利于促进其生长,还能缓解春天旱情,有利于春播春种。



五、正月十三雨淋淋,家家麦子堆满仓

明白上面的,这句农谚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三这天下雨的话,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

总的来说,按古人总结的经验,如果正月十三这天是个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春天可能会出现旱情,不利于作物生长和播种。反之,如果正月十三这天是个阴雨或者下雪的天气的话,则预示对农业生产有利。



今天正月十三,我们这天是个大晴天,您那边的天气是个什么情况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