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去年的游戏行业,第一个肯定是 “ 黑神话 ”,第二个,我想应该是……
“ 政治正确 ” 。
噫吁嚱,天下苦政治正确久矣!
去年,可以说是游戏玩家反多元化政治正确情绪集中爆发的一年。
但是,如果抛开情绪,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 这些多元化的东西,好像也不赚钱啊?
游戏公司,何必和钱过不去呢?
在很多视频和文章中,把事情的罪魁祸首都指向一家游戏咨询公司 —— Sweetbaby。
有时,也会指向另外一个 “ 幕后黑手 ” —— ESG。甚至,在很多游戏之外的性别多元化乱象下,大家也反复提到 ESG 这个词儿
我相信很多金融圈之外的朋友,或许是第一次听到 ESG 这个东西,所以我想跟大家聊一聊, ESG 是个什么东西,它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它真的是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恶魔吗?
ESG 指数是什么
ESG,它的全称是环境( Environment )、社会( Social )和公司治理( Governance )的缩写,这是一种用于评估企业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的标准。
ESG 的起源
事实上,ESG 已经不是一个很新的东西了。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冷战期间,国际共运愈演愈烈,西方国家人权运动、公众环保运动和反种族歧视运动的兴起,让资本不得不向群众让步,在投资选择中开始强调劳工权益、种族及性别平等、商业道德、环境保护等问题。
例如美国的帕斯全球基金( Pax World Funds,1971 ),就拒绝投资利用越南战争获利的公司,并强调劳工权益问题。
英国的梅林生态基金( Merlin Ecology Fund,1988 ),只投资于注重环境保护的公司。
随后到了 20 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 1992 年里约热内卢的地球峰会上提出了一项倡议,希望金融机构能把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决策过程,发挥金融投资的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004 年 12 月,联合国在《 在乎者赢 》这篇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 ESG 概念。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咱们打工人一定会关心的员工权益保护。
还有信息安全、数据和隐私保护,以及咱们国家一直在推进的节能减排等等。
ESG ,它不是一个空悬的口号,而是和咱们息息相关的东西。
联合国认为,只有符合 ESG 理念的企业,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
ESG 的背后逻辑 为什么这会被纳入投资考虑
我想这个时候可能有弹幕会说:“ 这不扯淡吗?这和赚钱能有半毛钱关系? ”
还真不只那几毛钱的关系。
在社会学中,有制度同构化这一理论,也就是说,企业的目标其实不仅是赚钱,同时还在追求 “ 正当化 ”。因为消费者不会去选择那些自己很讨厌的公司产品。
环保、平等、人权,这些早已不是新鲜的议题,譬如, 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就被认为是第一个全球性的环保会议,标志着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国际议程。
所以放在一个企业身上,ESG 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风险管理和监管压力。
比如许多国家都有环保部门,你一个企业,要是不环保,你就可能会被政府 gank,或者被环保组织骚扰。而反过来,如果你符合环保标准,那甚至有可能会得到政府的扶持和补贴。
其次,则意味着一种市场的趋势。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加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符合他们内心中道德标准的公司,促使企业改变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ESG 还可能会影响某些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就比如矿石冶炼厂,产生的废水、废弃和固体废弃物,过去许多企业,都是随意排放、弃置,造成了大量的污染。
但这些废料中实际上还含有足量的有效成分,只是处理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许多粗放型企业就不愿意出这笔钱钱。
而一些愿意把这些处理好的企业,反而可能会因此发现新的商机,比如电池和废料回收,在现在看不是个好生意,但是未来很有可能是很赚钱的行业。
我举一个特别实际的例子哈。在我眼里,在中国 ESG 做的最好的企业之一是,胖东来。
如果让我给胖东来的 ESG 打分,那必然是满分,尤其是社会( S )和治理( G )这两部分,胖东来对于员工的福利和生活方式的高度重视。
以及对于社会的回馈,都是 ESG 理念中的一部分,而胖东来也正是因为这些方面做的特别好,才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让他的生意火成这样。
虽然好像几乎没有机构把胖东来当做是一个 ESG 案例啊,而且胖东来也完全没有觉得自己在做 ESG,只是处于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去做事儿,但是胖东来是特别符合 ESG 初衷的一个公司。
ESG 这个体系的基本逻辑就是,一家商业公司往往是短视的,资本总是在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以至于会做出许多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情。所以我要建立一套体系,来约束你、管控你,让你不得不去考虑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以前这些东西只靠政府监管和民众舆论去制约,是被动的,而 ESG 整套体系,靠金融手段和企业主动披露 ESG 报告去完成,这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会更良性健康。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逻辑,其实是通顺的。
我也相信,至少在最初的时候,在联合国的呼吁和倡议下, ESG 的的确确是抱着一种追求进步和平等的理念而被提出来的。
它强调的是长远的发展,要求企业不仅仅要知道赚钱,还要兼顾起社会的责任。
但是 ——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ESG 这个理念,其实从提倡之初,就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涵盖的议题实在是太大了。
ESG 的缺点
过大的议题带来一个毛病,就是标准非常模糊。对于一个投资机构来说,我要衡量你一家企业的赚钱能力,其实是比较简单的。
只要看你的财报,看你营业额、利润率,看你实实在在赚到了多少钱就行了。
但 ESG 这东西,要怎么衡量呢?我的环保理念、我的社会责任,这些需要怎么体现?
虽然它确实和投资回报率息息相关,但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被数据化。
不客观不透明不统一,自然就有了人为裁量的空间。
诚然,任何一个大的评测公司,它的 ESG 评分单独拿出来,乍看似乎都很合理。
像是标普,它有 27 项标准,120 个问题评分,1000 个数据点。很全面,很权威。
但只要互相一比较,你就会发现不对劲儿了。
比如我们很熟悉的特斯拉。
在摩根士丹利等权威评测机构的 ESG 评级中,特斯拉属于是 “ 平均水平 ”,不好不坏,但在标普的 ESG 指数当中,特斯拉则是垫底的, 2022 年的时候甚至被踢出了标普的 ESG 指数,导致其股价大跌。
对于同一个公司,不同的机构居然会有不一样的 ESG 分数。
马斯克就多次炮轰 ESG,说玩意儿根本就不公平。
投资机构是如何利用 ESG 去施加影响的
正是因为这种难以被标准化的特性,让它特别容易被某强大的势力所强行定义,而加入过多的意识形态因素。
这个 “ 投资机构 ” 其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一个具体的名字。那就是以贝莱德为代表的投资集团。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控制的资产规模超过 10.6 万亿美元,其触角,涉及到全球市场的方方面面。
他们首席执行官拉里 · 芬克( Larry Fink )在 2016 年度致股东信中,就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之后每年都在强调 ESG 的重要性。
他大大推动了整个金融业对于 ESG 的重视性。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投资集团掌握了对于 ESG 的定义权,十几年前,ESG 主要关注的还是环保领域的议题。
不过眼下说到 “ 环保组织 ”,想必大家心里的印象也不太好。国外的许多环保组织,如今基本上已经变成了绿色恐怖分子,像是英国那条 HS2 高铁,十几年了动不了工,这帮子环保组织在其中居功甚伟。
而这些年,风向有点儿变了。
在 2020 年的黑命贵运动之后,政治正确在西方国家抵达了一个巅峰。
特别是在 21 年民主党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多元化的理念更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抓手。
多元化,原本只是在 ESG 当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子命题,但是现在,这个子命题所占据的分量却很大。
最后导致了,你作为一家在资本市场上的公司,即使你的产品做的再好,如果不能迎合多元化,就还是会在资本市场上失利。
正因如此,许多游戏公司都要设立自己的 “ DEI 部门 ”,也就是多样性( Diversity )、平等( Equity )和包容( Inclusion )。而游戏之外,苹果、脸书乃至是可口可乐公司,都有自己的 DEI 部门 ……
而在很多报道中都指出了这些投资机构和政府有着一些说不清的关系,比如贝莱德的多位高管都在民主党政府内担任重要职位。
所以也很难说这些投资机构没有被政治影响。
即使没有政治化因素, ESG 也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大型投资机构手中来打压企业的手段,因为这些大型投资机构对于企业的 ESG 指标下的判断,非常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同时,很多为了 ESG 而 ESG 的行为,让大量企业在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投入莫名奇妙的成本,自己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
反 ESG 浪潮
总得来说,ESG 原本有一个挺美好的愿景,但是在美国玩儿烂了,所以,其实这两年一直有很强烈的反 ESG 浪潮。
2023 年大规模的美国政府养老资金从 ESG 基金中撤出,导致了美国在去年秋季首次录得 ESG 基金数量的负增长 ——
基金经理关闭的 ESG 基金数量首次超过了开仓数量。
2022 年、2023 年两年间,美国 18 个州的立法者共通过了 36 项法案,这些法案将在投资决策中考虑 ESG 风险和机会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列入黑名单,这个数字在今年还在增加。
2024 年初,华尔街日报记者奇普卡特( Chip Cutter )直接说:“ ESG 在美国企业界已经变成一句最新的脏话 ”
就连贝莱德的 CEO 拉里 · 芬克都说,ESG 已经完全被武器化了,迫于压力,贝莱德在过去的 12 个月仅支持股东在年会上提出的 399 项,环境和社会占提案中的 7%。相比之下,2021 年这个比例高达 47%。
中国的 ESG
作为一个在上世纪国际共运浪潮下萌发的理念, ESG 一些底层的思想,其实相当社会主义。
但如今,它却在一些有心人的利用下,走上了一条歪路。环保组织,成为了 “ 绿色恐怖分子 ”,性别平等运动,变成了矫枉过正的 LGBT,多元化审美,变成了一种对正常人的侮辱!ESG 指数,更是成了投资机构手中一把用于打击对手、操纵市场的武器。
但如果我们正本清源,回到 ESG 的出发点,它理应是干净的。所以,真正的 ESG 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在我们的中文当中,其实就有一个很适合诠释它的词汇。
以人为本。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去抢夺对 ESG 的定义权和话语权。不用将 ESG 当成什么洪水猛兽,也不要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政治理念牵着走,脚踏实地、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去推动社会进步,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而对于某些将 ESG 当做尚方宝剑,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角色,有一段说书,倒是也很适合它们。
头上烈日尾巴凉,正经衣冠烂肚囊。
满嘴仁义荒唐尽,狼心狗肺命不长。
点击图片跳转视频!
撰文:远方
编审:蛋布利多 & 结界
视频制作:Ricky & 上进 & 十一 & 小杨 & 张泽 & 胡尼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ESG funds suffer weaker demand despite help from tech-sector performance
美国ESG投资退潮:现象与本质
游戏中那些引发众怒的“正确”角色
游戏角色越来越丑 玩家行动反抗LGBTQ组织干扰开发
为阻止高铁建设,英国环保人士也太拼了…
对政治正确忍无可忍的欧美玩家,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行动
IBM-什么是环境、社会和治理?
馬斯克的特斯拉為何被標普500 ESG指數除名?產品環保還不夠,企業本身也要夠環保!
马斯克与 ESG 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