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宾阳这两天相当威水。放眼全国,敢这样“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放鞭炮的城市,可能也就只有宾阳县了。
这都是因为宾阳的“炮龙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对于宾阳的认识都很有限,或者是因为赫赫有名的“昆仑关大捷”;或者是因为曾经的“漏嘢(假货)”肆虐,或者是因为宾阳的芦圩古镇。但其实,“宾阳炮龙节”更值得一观。
“宾阳炮龙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办,它融合了汉壮民族传统文化。自宋始,发展与元,形成于明,成熟与清,兴盛于现代。有驱邪祈福之意,喜庆欢腾。
据传,和“面涅将军”狄青南征平侬智高叛乱有关。
狄青是北宋名将,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时代,也是北宋难得的一员武将。他出身寒门,还是从配军中一步步走上将军的位置,真是中国古代从“奴隶到将军”的代表性人物。
公元1052年,侬智高反宋,宋仁宗派狄青南下平叛。在昆仑关争夺战中,用炮赚开昆仑关。这个过程说起来就复杂了,真是一匹布那么长。总之,后来留下来镇守的军士融入当地,就流传了下来,渐渐演变成开春祈福驱邪的一种年俗了。
其实,在广西,除了宾阳,在贺州地区的富川也同样流传有“炸龙节”的习俗。这同样和狄青借道“潇贺古道”有关了。不管如何,如今的富川“炸龙节”和宾阳“炮龙节”都成为广西最有年味的年俗了。
据统计,今年的宾阳炮龙节,全县共有106条龙的舞动,吸引了50.1万人次游客(宾阳常住人口81万),再创记录!拉动社会消费3.5亿!真是不错。
对于其它地方的人们来说,可能觉得放鞭炮直接炸龙,那舞龙的人不会受伤吗?
其实,对于“炮龙节”上使用的鞭炮,那是特制的,可不像别的地方过年用的那种威力巨大的鞭炮,简单来说,就是要响,要热烈但不会伤人(炸到身上不太痛)。
对于着装要求来说,舞龙的一般都是赤膊上场,想钻“龙肚”祈福的人们和炸龙的人们,不要穿那种新衣服或者昂贵的羽绒服,或者丝质,腈纶等材质的衣服,牛仔装就很“奈斯”。
而对于龙炮节后满地的鞭炮屑,当地人很多都会自觉集体清扫。可谓全城一起打扫卫生,这就要给他们点赞了。
喜欢也好,不赞同也罢,总之,这场广西最有年味的宾阳龙炮节,错过了就要等一年!
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远,宾阳炮龙节的热闹却如同一股逆流,在寒假的尾声中在久违的热烈里,激荡起人们对传统最炽热的怀念。
昨天,整个宾阳县城被五彩斑斓的烟花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装点得如梦似幻。每条街道,每个村落,仿佛都化身为龙的传人,以最质朴而又热烈的方式,演绎着对新年的祈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炮龙节这一份热烈,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告别,更是对未来希望的迎接。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无论是关于家的温馨,还是关于梦想的启航。
所以,如果错过了这场广西最有年味的宾阳龙炮节,真的需要再等上一年才能再次感受到这份独特而纯粹的喜悦与激情。
如今都说年味越来越淡,更需要人们去传承,这样这样,心中的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永远不会缺席。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