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男子短道速滑项目上,仅用两天时间便决出了9块金牌的归属。韩国队以6金的绝对优势再次成为最大赢家,中国队收获2金,哈萨克斯坦队则拿到1金,可以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是在归化了林孝埈以及召回刘少林和刘少昂之后的结果。这里面光是林孝埈自己就拿到1金1银1铜,至此林孝埈成为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亚冬会全满贯得主,他也堪称中国体育史上最成功的归化之一。
回顾历史,中国短道速滑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并不占什么优势。1986年首届亚冬会上,日本队垄断了短道速滑项目的8块金牌,而中国队甚至未能登上领奖台。然而,这一局面在短短四年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札幌亚冬会上,中国队凭借王秀兰、张艳梅等选手的出色表现,一举拿下5块金牌,力压韩国和日本,成为短道速滑项目的新霸主,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更加重视这一项目了。
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短道速滑的崛起,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94年开始,中国队与韩国队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竞争。在六届亚冬会上,两国的金牌数对比非常胶着,韩国队略占上风。尽管如此,中国队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尤其是在女队项目上屡次取得突破。韩国短道速滑的整体实力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本届亚冬会,韩国队在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上的历史金牌数已达到34枚,而中国队则为29枚。尽管中国队在部分单项上表现出色,但整体上仍与韩国队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韩国队在女队单项上的优势有所减弱,但在男队项目上依然保持强势。与此同时,中国队通过归化林孝埈、召回刘少林和刘少昂等操作,成功提升了男队的竞争力。林孝埈的加入不仅为中国队带来了技术上的提升,也为队伍注入了更多的国际比赛经验。而“二刘”的回归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队的整体实力。
在本届亚冬会上,韩国队再次展现了其在短道速滑项目上的统治力。6块金牌的成绩不仅延续了韩国队连续六届亚冬会短道速滑金牌数压过所有对手的纪录,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我们跟对手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