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戎马视界工作室
作者:姜涛,沃德研究院学术委员、国盛战略智库研究员、戎马视界工作室总编
据香港《华南早报》报道,当地时间1月30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开的一场听证会上,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全球中国中心高级总监哈特(Melanie Hart),竟公然口出狂言:“让我们偷走他们(指中国)最好的工程师。”她还强调,倘若这些工程师能在美国工作,美国的处境将会得到极大改善。这一惊人言论,瞬间在国际舆论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全世界再次清晰地看到美国在科技领域那复杂且充满霸权色彩的丑恶嘴脸。
美国,这个一贯以科技强国自居的国度,如今竟毫不掩饰地将黑手伸向中国的顶尖科技人才。所谓的“偷”,已然是他们最为“文明”的表述与行径。为了达成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目的,他们极有可能采取以下一系列手段。
首先,加大力度吸引中国顶级高校人才赴美留学。
清华、北大等一众中国顶级高校,向来是培育理工类优秀人才的摇篮。美国深知这一点,故而妄图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奖学金计划等,吸引更多这些高校的学子赴美深造。他们企图从教育的源头入手,以美国所谓先进的科研环境和教育资源为诱饵,让这些怀揣科研梦想的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为美国的科技发展效力,从而削弱中国科技发展的后备力量。
其次,用优厚待遇吸引中国顶级科技人才赴美工作。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关怀备至”,精准地瞄准其中的关键人才,以远超国内的薪资、优越的科研条件、丰富的资源等为诱惑,试图将这些人才招致麾下。通过这种精准打击的方式,妄图让中国的科技企业因人才流失而陷入发展困境,进而阻碍中国科技产业的整体进步。
再者,利用在华资本制造国内企业的人才恶性竞争。
当下,网传有外国资本参股的国内科技公司,正图谋花重金挖Deepseek的科技人员。这些资本凭借其雄厚的财力,搅乱国内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破坏中国科技企业的稳定发展,让企业在人才的争夺中消耗大量资源,无暇顾及技术研发与创新。
第四,渗透策反军工和高科技企业重点人员。
中国的军工和高科技公司,历来是美国情报部门关注的重点。通过各种渠道和见不得人的卑劣手段,窃取企业的核心技术情报,甚至对关键人员进行策反。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更对国家的安全和科技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第五,海外诱捕是打击中国科技领军人物的惯用手法。
就像无端扣押孟晚舟那样,逼迫任正非屈服,打击华为公司。试图以此打击中国高科技公司的领军人物。近期传出美国邀请梁文峰赴美参加学术交流,这背后极有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旨在对中国科技领军人物进行诱捕,扰乱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布局。
第六,无耻暗杀是消灭中国顶级科技人才的终极手段。
当以上5种手段都无法达到目的时,便采取最为残忍和无耻的暗杀行动,从肉体上消灭中国顶级科技人才。以色列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的行径,便是美国可能效仿的“榜样”。在中国,也曾出现一些科技人才在不明车祸中死亡的情况,如国防科大人工智能专家在北京遭遇车祸离世,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存在某些不可告人的势力在作祟。
面对美国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应对。
其一,不应过分向外界透露科技领军人物的具体情况。
在过去,像“两弹一星”的专家们,他们默默奉献,隐姓埋名,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当让如今的科技领军人物也能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不过分宣传,实则是对他们最为有力的保护,让那些别有用心的势力难以锁定目标,降低他们遭受威胁的风险。
其二,必须给予科技领军人物特殊的荣誉和待遇。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重视科技的浓厚人文和社会环境。让这些为国家科技发展殚精竭虑的人才,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这种精神上的激励,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物质待遇,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更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科技事业,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三,国家安全和公安部门必须深度介入人才保护工作。
要提高对科技领军人物的保护级别,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保护体系。从日常的安保措施到应对突发威胁的应急预案,都要做到万无一失。通过专业的力量,为科技人才的安全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进行科研创新,不必担忧自身的安全问题。
其四,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教育
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科技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防止被外部势力诱惑和策反。
其五,必须采取对等措施对美国进行有力反制。
美国如果肆意践踏国际规则,对中国科技人才下手,我们也绝不能任其胡作非为。在外交层面,我们要对美国的霸权行径予以严厉谴责,揭露其丑恶嘴脸,让国际社会看清其真面目;在实际行动上,我们可以针对美国在华的相关利益和人员,制定相应的反制措施,让美国为其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使其不敢再轻易对中国科技人才下手。
总之,中美之间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重中重是顶尖科技人才的竞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人才争夺战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提前布局、主动作为,敢于出手、精准应对,彻底打破美国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围堵和遏制。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2025年2月9日写于沈阳【戎马视界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