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华师校长杨中民接受
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专访
深入探讨华师作为广东教师教育“龙头”
应如何担当作为
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南方+、广州日报新花城等媒体专访华师校长杨中民
节选自南方+《“新春第一会”后,广东高校将如何“拼事业”》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
华师应如何为广东加快建设
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势赋能
来看华师如何破题
奋勇争先 争创一流
为助力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
华师校长 杨中民
春回岭南万物新,接续奋斗正当时。省委、省政府召开开年“第一会”,打响了2025年奋进奔跑的发令枪。过去一年,华南师大深化港澳教育合作,成为内地唯一的香港教师研修及交流基地、澳门教学人员研修及交流基地,联合北大共建“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斩获“挑战杯”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国赛广东唯一擂主。新的一年,我们将闻令而动,紧密对接服务强国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学校“1238”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首个香港教师研修及交流基地落户华师
一是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先行地。担当“双一流”师范大学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发展、互促共进的独特使命,助力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教师教育和科学教育优势,培养大批具有科学素养的卓越教师,增强广东基础教育的科学底色,筑牢广东产业科技人才成长基座。发挥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打造“AI+”系列微专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各级各类教育,培养更多未来创新人才。完善国家-省-校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办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培养广东发展急需的基础拔尖、紧缺创新人才。
杨中民校长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二是打造产学研用协同枢纽地。完善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实验室和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产出大批优秀咨政成果;加强与头部企业共建学生实践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相融互促。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合作共建签订仪式
三是打造前沿科研创新策源地。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建好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着力新建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深化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合作,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强化物理学一流学科与心理学、教育学等优势学科交叉,打造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交叉新领域和原始创新成果。
打造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
四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以地方研究院为载体,打造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桥头堡”,推动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以评价改革为重点,构建贡献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成果转化新动能;以“揭榜挂帅”项目为示范,聚焦我省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华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
五是打造支撑乡村振兴示范地。助推“双百行动”结对县市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技术和劳动力要素双密集型产业模式;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将科研阵地推进到田间地头,打造一批富有华师特色的科技小院,把文章写在乡村大地上;发挥学校智库资源优势,加速产业“补链、强链”,重构传统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华师将以更昂扬的姿态
更务实的作风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
更加有力的科技、人才和产业支撑
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来源丨党政办公室(研究室)
党委宣传部 南方+ 广州日 报
文案丨叶琪
摄影丨华南师大新闻社
部分图片由单位提供
执行编辑丨段卜文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沈蔚瑜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