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年味特别足。
年二十九上午,三大家人从深圳、青岛、潍坊赶往济南,在奶奶家的老院子聚齐,人、年货和行李,挤满了每个房间的每个角落。
按照此前“幸福一家人大家庭群”的分工,各人立刻进入角色。
全家共十四口,以我妈为首,分为监督组、管理组、美食组、迎宾组。每个工作组,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考核标准KPI,在整个2025家庭聚会中,担任不可或缺的角色。
奶奶属于监督组,只动嘴不动手。
我妈跟大娘、二娘是管理组,负责家庭聚会统筹。
我爸跟大伯、二伯是美食组,负责做饭和搞卫生。
我跟大伯家哥哥和嫂子、二伯家哥哥和嫂子、大伯家孙子、二伯家孙女一起,属于迎宾组,代表整个家庭的整体形象,穿戴新衣,化妆美容,准备好新年问候词,在大年初一早晨主动出征,给老邻居们家家户户拜年。家里来拜年客人时,不管手里在忙什么,都必须在三分钟内穿戴整齐,出来给客人拜年,向客人汇报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接受不同属性客人的询问并礼貌作答,最后领取各自的压岁钱。
一顿饱饱的十八个菜年夜饭之后,大家分为晚会组和游戏组,分别占据了客厅和书房两大阵地。
以前都是大人们打牌,孩子们玩游戏,今年则完全不同。
大人们一边看晚会,一边讨论明天看电影的事,纷纷表示,要“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天赶完三场,分别是《哪吒2》《封神2》《唐探1900》。电视机开着,旁边的电脑投屏也开着,讨论晚会节目,也讨论电影片花。
我们年轻人在书房,讨论的是最新的Deepseek应用浪潮。所有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都跟AI有关,从最大的三十五岁的大哥到最小的九岁半的侄女,都已经频繁应用AI,重塑自己的工作流程、学习方法。从事文娱创作的大哥,使用智能体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小侄女用豆包学习英语口语,省下了一大笔报班的学费……
过去讨论LOL和吃鸡游戏的书房,变成了AI课堂。
在讨论中,我们对于Chatgpt、豆包和kimi的能力孰强孰弱产生分歧,立刻用三个手机搭建了一个辩论赛舞台,以“2025年蛇年春节晚会”为辩题,让三家AI进行辩论。
很快,客厅里的大人被吸引过来,三个人跟人工智能捉对厮杀,在同一辩题上展开更广泛的讨论。比学赶帮,孜孜不倦,过年聚会变成了AI应用讨论会。一直到跨年钟声和远处礼花声响起,我们依然“沉迷于学习而不能自拔”。大家都有共识,人工智能的浪潮将在2025年更加汹涌澎湃,犹如金蛇狂舞,灿烂多姿。不能迎头赶上的人,终将被甩下时代的列车,从此后一蹶不振。
奶奶退休后从没间断学习,智能手机用得很溜。
看到春晚里的机器人跳舞节目后,她感慨地说:“看到这些崭新技术,我越来越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老辈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想说的是,中华民族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不单单以理服人,还懂得知行合一,以事实服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新时代,就要有新的过年方式,新的年味。听到你们讨论人工智能,我也心痒了,从今天开始,我和老邻居们就要把豆包用起来……”
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岁,但她的思路和谈吐,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固化。恰恰相反,她一直关注时事和潮流,勇于实践,勤于思考。过年期间,从不用老礼节、老规矩来约束大家,表现出了一个济南老人的胸怀气度与正能量追求。
2025新年的年味,在她的价值观中,是凝聚与提升。大家庭的所有人聚在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抒发郁结,畅谈抱负。感受家庭的温暖关怀,借助家人的有力臂膀,在2025年做得更好。
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
年味,在上一代人眼中,是乐章与乐章中间的休止符。短暂歇息,只为积蓄力量,再度响彻云霄。龙门三叠浪,一浪高过一浪。人生五十未为晚,勇向潮头拔头筹。
年味,在我们这代人眼中,是学习领悟“亲情”内涵,提升自己“情商”的最好载体。人类情感的自洽,不能只靠朋友间的抱团取暖,而是要在长大后,重新回到原生家庭的零点,补强不足,大胆祛魅,重回社会,做双商高、心气足的六边形战士。
在侄儿、侄女这群零一后眼中,年味是他们体验真实世界、远离赛博世界的精彩一课。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热情和震撼,远远超过互联网里的比特符号。
从年二十九到初六,我家的年味越来越火热,过年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烈。
初七,在年味中,幸福一家人拥抱告别,满怀信心,各自奔向工作岗位。
(大众新闻通讯员 王溪 策划:申红 王菁华 吴永功 统筹:李忠运 梁利杰)
附:
“忆乡愁 品年味”征文来稿须言之有物,立意新颖,角度出新。文字(配图)、组图、视频不限,文字稿1500字以内,视频2分钟以内。
来稿请投7047513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