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已成为参赛国家(地区)和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一届。记者从海淀区体育局了解到,在本届亚冬会的比赛中,来自海淀区的8名裁判员亮相国际赛场,参与花样滑冰、速度滑冰、越野滑雪、冰壶、短道速滑、滑雪登山6个项目的执裁工作。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共设6大项11分项64小项比赛。赛事裁判员均经过层层选拔,他们长期致力于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执裁经验。执裁亚冬会,不仅是他们的个人荣誉,更是海淀区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


北京体育大学的苍海教授作为越野滑雪技术官员参与了第九届亚冬会越野滑雪测试赛和正式比赛的执裁工作。在此之前,他还参与过2022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执裁工作。“作为裁判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执裁知识、素养和丰富的临场经验,确保比赛安全、顺利和公平。” 苍海说,“作为越野滑雪项目裁判,2月8日下午在我们团队精心准备的越野滑雪场地,我见证了越野滑雪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金牌的诞生,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六金,中国队亚冬会历史第100金。在男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决赛中,中国选手王强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下第7块金牌!我为中国冰雪的发展而自豪。”


△速度滑冰国家级裁判员 苍海

于作军担任冰壶项目国内技术官员,主要负责技术统计工作。在冰壶这项充满智慧与策略的运动中,统计裁判员如同比赛的“数据史官”。每一局比赛,都要全神贯注于所负责赛道上冰壶的投壶类型、旋转方向与最终的静止位置。面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比如壶与壶之间的微妙距离判定,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公正地给出准确的统计结果,所记录的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更是比赛的脉络,是对运动员拼搏结果的忠实呈现。


△速度滑冰国际级裁判员 于作军

作为亚冬会的裁判员,于作军深知责任之重大。在比赛前,他深入研究竞赛规则,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清晰准确的评判标准体系,以确保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能够做出公正的判断。在准备期间,他与其他裁判员同仁们积极交流经验,对有争议的规则解读进行深入探讨,他深刻感受到亚冬会裁判团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通过这次亚冬会裁判员的工作,我对体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体育不仅仅是关于胜利和竞争,更是关于公平、尊重和团队协作。每一位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追求卓越,而裁判员的工作就是守护这个追求公平竞争的舞台。”于作军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们为梦想拼搏的身姿,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我相信,这次亚冬会裁判员的工作经验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在体育裁判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更多的赛事保驾护航,为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海淀区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激发市民冰雪运动热情。同时不断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裁判员认证数、注册数持续保持全市第一,特别是在高级别裁判员注册中具有领先优势,2024年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注册数占北京市四分之一以上,为海淀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人才保障。

“本次亚冬会为海淀区裁判提供近距离接触高水平赛事执裁的学习机会,有利于提高裁判的业务能力,为推动海淀冰雪运动的发展积累丰富经验。“海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他们将以公平公正、专业严谨的态度,为比赛增添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冰雪裁判的风采,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短道速滑国际级裁判员 姜宏


△速度滑冰国际级裁判员 蒙禹池


△短道速滑国家级裁判员 林孟


△花样滑冰国家级裁判员 晏文婷


△滑雪登山国家级裁判员 王法涛


△速度滑冰国家级裁判员 孙龙将

记者:吴玥萱

编辑:张楚佳

推荐 · 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