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一则在高速服务区的汽修店“划胎诈补”事件传得沸沸扬扬。
在事件发生后,轮胎被划的车主第一时间报了警,划轮胎的犯人也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但事件却并没有因此平息,随着网友们发现的信息越来越多,事件的细节也被慢慢曝光。
事件详情始末
大年初七是法定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大多返乡的游子要再次离开家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许多车辆一下子出现在高速公路上,不仅让高速公路热闹了起来,也让一些赚黑心钱的不法分子“热闹”了起来。
当天一位小米SU7车主开车经过沈海高速上的阳江服务区时,他将车子停在一家汽修店的门前。
自己则进了服务区里面稍作休整,但车主进去没多久,手机上的小米汽车app却突然给他连发了好几条消息。
信息显示该车主的小米SU7现在胎压异常,车主满头雾水的返回车旁,准备查看自己的车胎。
这时一名男子过来询问车主是否需要补车胎,这太过巧合的举动引起了车主的怀疑。
他立即使用了自己车辆所携带的哨兵模式,观看了那段时间的监控录像,那名男子见车主要查看监控,迅速的离开了。
车主在查看了监控后,十分气愤的发现,原来刚刚那名像是工作人员的男子,就是划破他车胎的罪魁祸首。
这样为了让更多车主在自己的汽修店换胎而恶意划破车胎的做法,让该车主十分无语,为了避免有更多的受害人被骗,他将监控视频上传到了网络上。
监控视频中显示,车主汽车所停的地方十分空旷,没有阻挡任何车辆的道路。
这时,一名身穿一身黑的男子出现在了他的汽车旁,一边慢慢靠近着汽车,一边又四下张望。
在到达汽车旁边后,他又十分谨慎的向车内确认了是没人的,于是便用手机提前准备好的刀片,在汽车的车胎上用力一划。
视频中的男子作案手法十分娴熟,肯定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而是一名经常做这种黑心事的老手。
小米SU7车主立刻选择了报警处理,据他透露,当时他出来的时候,还有3个人的车胎也出现了问题。
如果没有汽车自带的全方位监控和提示,那他们就只能成被宰的冤大头了。
车主在和朋友讨论的时候还表示,在汽修厂的手段败露后,这家店的老板还私下联系过他。
想要通过免费给他提供换胎服务,加上一些钱财赔偿,让车主不要报警,企图私下协商。
这名缺德老板还在通话的过程中不小心说漏了嘴,表示他们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了,有很多次都是用钱解决了。
但车主表示,如果没有汽车自身携带的检测模式,车胎出现了问题而不自知,那上了高速完全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隐患。
冲着他们恶劣的所作所为以及不把车主的命当命的行为,车主还是毅然决然报了警,并将此事发布到了网络上。
这件事一经发布就引起了民众们的关注,也说出了他们赚钱的方式。
在高速上补车胎换车胎等方案,都要比平常的贵很多,而这个汽修厂只划破轮胎边,也是为了让所有车主直接换车胎。
事件后续详情
事件发到网上之后也引起了民警们的关注,目前犯罪嫌疑人也已经成功缉拿归案。
在舆论压力之下,案发服务区的工作人员表示,那家汽修厂是私人承包了的,案件的原因也还在调查,没有证据确定他是汽修厂员工。
2月5日,当地的公安局也发布了通告,表示在接到群众报警后,就迅速出警,抓捕了犯罪嫌疑人。
目前嫌疑人也已经被依法拘留,对于案件还在进一步的处理中。
而随着舆论的进一步发酵,有许多民众自发前往服务区直播,有关那家汽修厂的背景和细节也被扒了出来。
只见那家汽修厂的门前还堆放着很多轮胎,从轮胎的纹理上看,大多数轮胎还都是新的,并没有什么磨损。
显然小米车主并不是唯一的受害人,只怕他们已经赚了不少黑心钱了。
这个汽修厂也被直接暂停营业了,同时这个汽修厂背后的公司也被细心的网友们扒了出来。
据爆料,这家汽修厂背后所涉及的公司是一家名叫卡速保的湖北公司,这家公司已经成立了10年之久。
且所涉及的业务也十分广泛,除了汽车的修理维修之外,还售卖零件,企业投资,软件开发等领域。
但让人感到恐怖的是,这家企业名下居然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高速服务区汽修店的业务。
而这家公司的薪资待遇也高得离谱,根据近一年公开的薪资显示,这里的维修工一个月的平均工资已经高达2.7万元。
这么高的工资,让网友们猜测是否是黑色产业链才让其有了这么高的工资,毕竟这个工资确实有些离谱。
也不禁让人思考,这家汽修店的做法究竟是个人的想法,还是背后公司的想法,而服务区又是否参与了其中呢?
据了解,车主的损失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犯罪嫌疑人不仅要被拘留,还要赔偿车主所有的损失。
目前警方仍在调查犯罪嫌疑人的背后是否还存在着其他不合法行为,以及这件事所涉及到的所有人。
广大民众都在持续关注着这起事件的进展,也在呼吁要求相关部门能严惩不贷,让我们一起等待最终结果!
事件警示
这件事情也给广大车主以及服务业的人员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看到了高速汽修厂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
日后车主们在服务区停车时一定要谨慎,在上车前一定要检查好车辆重要部位的状况,避免因为疏漏而发生危险。
同时各服务区也要吸取教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也要加大对外包出去的厂商背景和资质的调研力度和监管力度。
那些被钱财蒙蔽了双眼的厂商,也要引以为戒,在赚钱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要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