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疏解非首都功能抛出王炸!

  | 环球通信|@好5G |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接连发布两项公示:

  1、划拨40公顷土地作为“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用地,位置为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

  2、划拨96.75公顷土地作为北方工业大学建设用地,具体位置为延庆新城0410街区。

  值得注意的是: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新校区,建成后将直接作为本部使用。现有的“和平里”、“东四十条”、“右安门”、“花乡”、“顺义”5个校区将全部腾退,从此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这是继首都体育学院之后,又一所整体搬迁的高校。

  首都体育学院,目前有知春路、蓟门、凤凰岭三个校区。

  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提出要加快首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推动中心城区校址整体腾退。

  去年8月,首都体育学院新校区项目一期在延庆区正式启动建设,预计202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众所周知:

  北京是全国顶级高校最密集的城市。

  截止到现在,全国共有39所985高校,而单单北京一个城市就有8所,占比20%,211高校同样也是如此。

  

  而海淀,又是北京顶级高校最密集的区。8所985,本部全在海淀。

  大量优质资源的集中分布,非常不利于城市及各个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自2015年2月疏解非首都功能被正式提出以来,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

  十年间,北京疏解取得的成果不计其数。但具体到高校的疏解,在首都体育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之前,还真没有将原本校区整体腾退的先例。

  这两所高校的整体搬迁,是北京疏解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目前,北京总共有20所高校被疏解。

  其中有10所疏解至雄安,另外10所疏解至北京郊区:

  

  另外,根据2024年的规划,今年还有至少5所高校将被疏解至雄安新区。

  高校疏解、央企疏解、医院疏解......

  据悉,1月14日,《关于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到:

  新的一年,北京将在健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体制机制的同时,全方位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计划报告列出了今年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新任务:推动本轮首都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守护好老城传统风貌和历史肌理,100家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提质,治理违建2000万平方米,完成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2000户,开展好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放眼京津冀,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浮现。今年,通勤圈一体化水平将提升,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基本建成,平谷线、石小路等跨界交通项目加快建设;

  功能圈功能提升,用好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深化与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对接合作;

  产业协同圈联动发展,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健全科技成果供需清单机制,强化节点城市支持作用,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群建设。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15号)中明确指出,要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序承接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提升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能力,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与河北雄安新区各有分工、互为促进,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由此可见,北京市政府,也是非首都功能。

  以前,北京就是首都,首都就是北京。

  以后,首都就是首都,北京就是北京

  以 草 根 记 录 通 信 时 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