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三年(公元829年),风雨飘摇的唐帝国干了件“坚定不移”的事儿,给李晟立碑。

大和,是唐文宗使用的年号;李晟,给帝国干活从唐玄宗到唐德宗,熬了四朝,唐德宗贞元四年去地下和李靖王忠嗣这帮前辈讨论兵法。

等了三十七年,才立这块碑。

看看李晟的战绩和地位。

早年跟着名将宗师王忠嗣打吐蕃,被称万人敌。

防御吐蕃,战功赫赫,封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合川郡王。

率领四千神策军收复四川,川陕连接,等于给大唐续命。

唐德宗奉天之难比安史之乱更恶劣,李晟收复长安。

封西平郡王,被誉为有再造大唐王朝之功的人物。

死后,没有碑,不科学。

所有不科学的现象都会有科学的解释。

这个解释就是,唐德宗很烦李晟。

活着的时候,唐德宗解了李晟兵权,李晟在家种点儿竹子,都被当成埋伏兵想造反。

死后都要总结性“吐槽”,看看唐德宗在李晟追悼会的“发言”:卿一门胤嗣,朕必终始保持。况愿等弟兄承卿教训,朕之志义,岂忘平生?纵卿不言朕亦存信。比者卿在之日,却未见朕深心,今卿与朕长乖,方冀知朕诚志。

唐朝立神道碑流程大致是家人或门生故吏提交材料,一级级审批,最后皇帝龙笔一勾,从人到神完成,就可以去立神道碑了。

现在皇帝这么个态度,也没人敢再提给李晟立碑的事儿。

唐德宗是个自诩精明爱猜忌小心眼的人,不过从他敢给被老爸唐代宗砍了的宰相元载翻案,可见也是个恩怨分明有主见的人。

梳理梳理李晟的一加五宗罪,唐德宗没掘坟都是好的,更别说立碑了,在李晟身上,唐德宗算是大度的。

说一加五的原因是一宗是单独的,五宗是关联的。

先说一,干扰宰相任命。贞元元年,唐廷任命张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照规矩,对宰相人选,只有谏官有资格发表意见,武将是不能干涉朝政的。

可李晟居然写奏章说张延赏不合适。

鉴于李晟手握重兵,得给面子,张延赏改任左仆射。

至于俩人矛盾,却是当年李晟拿下四川,要带走个妓女,张延赏和这个妓女也有一腿,把妓女从李晟那儿要了回来,就这么个事儿,衔恨多年。

对唐德宗来说,李晟这么干,事儿不大,性质极其恶劣,讨厌账单狠狠记一笔。

接着说五个关联事件,都和奉天之难有关。



奉天之难,唐德宗被泾源兵赶出长安,如果不是浑瑊在奉天城死战,他估计是大唐第一个当俘虏被叛军砍的皇帝。

看到皇帝有难,各藩镇和神策军大将都纷纷来救援。

李晟贪天的功劳和遍地的罪过全部迸发。

第二宗罪私杀刘德信。

当时唐德宗对神策军搞制将制。所谓制将,没有具体官职和高低,皇帝直接约制的将领。

李晟和刘德信都是神策军的制将,平级。

刘德新建中四年十月初赶到东渭桥和叛军作战,表现优异,有效减少了奉天守城的压力。

李晟十一月底才到达东渭桥,不过手上才四千人,相比各方势力,太单薄。

为增强实力,让平级的刘德信到自己大营,把他砍了,将刘德信部队兼并,壮大实力。

第三宗罪指挥珲瑊。

朱泚在奉天失败后,退回长安,李晟和浑瑊都领兵到了长安附近,俩人还都被朝廷封为兵马副元帅,同级。

李晟为了独占夺回长安的功劳,居然命令浑瑊去追击叛军残余力量。

这让浑瑊的部下都很不爽,如果不是浑瑊顾全大局,还拿廉颇蔺相如故事来说服兄弟们,俩人真闹起来,估计唐德宗一辈子也回不了长安。

第四宗罪杀张光晟。

张光晟曾经救过名将王思礼的命,还在名将辛云京手下打过工,口碑一直不错。

朱泚叛乱一时糊涂参加了,不过也不是核心成员。

后来也算幡然醒悟,主动投诚,引唐军进了长安,让唐德宗再次回了家。

虽有污点,张光晟功劳是很大的,李晟为了将夺取长安功劳占为己有,请张光晟吃饭时把他给杀了。

临死,张光晟留了句名言: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这就是著名的一不做二不休。



第五宗罪毒杀骆元光,失败。

骆元光是胡人将领,对大唐很忠心,战功累累,唐德宗给他赐名李元谅。

唐廷让骆元光和李晟一起攻打长安,骆元光为了让皇帝早日回家,身先士卒。

拿下长安后,李晟邀请骆元光喝酒,骆元光发现李晟这货不地道,下毒。和浑瑊一样,以大局为重,就以酒桌有张光晟这个叛徒为由,愤然离席,逃过一劫。

第六宗罪诬陷李怀光。

奉天之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是最先去救唐德宗的人,有实力还不打酱油,兢兢业业救皇帝。

不过他是个粗人,典型的不懂政治,有什么说什么,一会儿骂大臣一会儿骂宦官,完全不懂上面有人好办事的道理。

后来和李晟并肩作战,李晟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当面捧李怀光,作战时穿奇装异服,故意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上奏章表示李怀光这货肯定会造反。

说实话,李怀光对朝廷有吐槽和不满,但这货确实不想反,境况和仆固怀恩挺像。

对西平郡王后五宗罪做个总结,李晟这货对大唐忠心是肯定的,不过奉天之难中,他的主要目标是收复长安这个泼天大功,杀敌放在第二位,谁有抢夺功劳的危险就搞谁,不论敌友。

这些行为,唐德宗看在眼里,烦在心里,可毕竟是收复长安的功臣,面子还得说过去。

所以才有了李晟死后不给立神道碑的事情。

直到数十年后,李晟子孙们也都身居要职,特别是儿子李愬收复蔡州的不世之功给老子脸上赚足面子,唐廷这才同意给这位西平郡王立块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