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在贵州龙里服务区拍摄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视频画面中,服务区垃圾桶旁堆放着大量的小酥肉、排骨、辣味等肉制品年货,这些年货包装完好,且并无变质迹象,然而它们却被随意丢弃在垃圾桶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视频发布者怀疑这些年货是返乡人士扔掉的,此消息一经传播,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目击者们也纷纷发声。他们表示,这些肉制品一看就是家人精心准备的,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实在不该被如此对待。



有人无奈地说:“不要就别拿,父母满心欢喜准备的,就这样被扔了,太让人心寒。”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对这种浪费行为的指责。“父母把他们认为最好的给了你,你却扔到垃圾桶”,这样的话语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还有网友以略带讽刺的口吻评论“真是大孝子”,以此来表达对这种浪费行为的不满。



在众多评论中,不少网友发表了十分清醒的观点。有网友认为:“不喜欢就直接说出来,拿了不吃也是浪费。但像这样拿了又丢在垃圾桶就太糟心了。”坦诚沟通,避免浪费,这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谁的父母都一样,自己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崽女。每次我回家,车后备箱都被满满的菜塞满,我每次都能吃半个多月。如果我觉得菜吃不完,我就会拿一点给我的同事,他们城里人特别喜欢农村土货。”这种物尽其用,将父母的爱传递出去的做法,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



还有网友提及食物本身的品质差异:“对啊,有啥拿啥,家里的蔬菜吃得永远比城里头的好吃。我一个亲戚是城里人,每次来我家里吃饭,都只感叹蔬菜甜、猪肉香,城里根本吃不到。”



农村的土货凝聚着乡土的气息与父母的辛勤劳作,这份质朴的美味,不应被轻易丢弃。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亲情满溢的时刻。父母为子女准备年货,是对子女深深的关爱与牵挂。每一块小酥肉、每一根排骨,都承载着家的味道和父母的心意。而子女将这些饱含亲情的年货随意丢弃,不仅是对食物的浪费,更是对父母感情的辜负。

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或许对一些食物不再稀罕,但不应忘记父母的艰辛与付出。即便不喜欢某些年货,也应珍视父母的心意,以恰当的方式处理,而不是将它们丢进垃圾桶。这不仅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亲情的尊重。

此次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享受亲情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与珍惜。莫让亲情在垃圾桶中“变质”,让每一份饱含爱意的年货,都能在温暖的氛围中被珍视,让亲情在相互理解与尊重中延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