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9月27日,正在伏案国是的周总理接到秘书报告:“李天佑将军病逝了”。
周总理愣住了,许久才缓过神哽咽的说:“他才56岁呀!不久前我们还通过电话,他声音有力,病情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随即指示道:“天佑英年早逝,我一定亲致悼词,你立刻向他夫人表达我的心意。”
1914年,世界混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这艘大船在袁世凯的折腾下也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老天痛天下苍生,随之派张震、杨成武、李天佑三位多年后的开国上将降临人间。
那年1月8日,广西临桂县六塘圩高坡寨的农民李燕川家又生下了一个男婴,望着这个儿子,李父是忧大于喜,本来家里就一贫如洗,现又多了一张嘴,祈天保佑他活下来吧,取名李天佑。
父亲稍懂文墨,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恼,不能总是老猫房上睡,儿子一辈子还像自己一样赶圩卖柴卖席卖竹器吧,于是将8岁的小天佑送进私塾。
随着两个孩子的降生,家里已无分文支付学费,小天佑体谅父母辛酸,只好来到一家米粉店当了学徒。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年小天佑只有10岁,现在10岁的孩子都在干什么?
李燕川的古道热肠对小天佑耳濡目染,一天刚要吃饭时,家里来了一个披头散发的汉子登门乞讨,尽管自己饥肠咕噜,可小天佑还是将仅有一点饭送给了汉子。
随后,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桥段在现实中上演了,这位汉子传授给李天佑一套壮拳,他日习夜飞,练就臂力异于常人,身手矫健,这给李天佑日后击溃土匪打下了伏笔。
此后,李天佑虽谈不上“除霸安良”,但也总让街头痞赖望风而逃,但却无力改变土豪劣绅肆意霸占土地,更无力拯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幼小的心里有了别样的心思。
普天之下,父母均望子成龙,卖米粉能混出什么名堂,既然这么喜欢舞枪弄棒,干脆去当兵吧,没出息的话当两年兵就回了,还能给家里省点口粮,要是有出息当上个官还能光门耀祖,李燕川左思右想后决定送儿子到军营。
李燕川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的儿子日后真的能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上将。
1928年6月,14岁的李天佑成为广西军阀李明瑞的勤务兵,彼时共产党员张云逸正在南宁当教导总兵,李天佑因他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的队伍。
10月6日,李明瑞通电反蒋失败,张云逸宣布:“如果想要走的,将枪支留下,发路费,不想走的站左边。”李天佑坚定地选择站在左边,并在奔赴百色起义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一生的革命戌马生涯。
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宣告中国红军第七军成立,这也是李天佑首次参加大规模作战,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小年纪的李天佑冲锋陷阵,老练机智。
人的能力与学历不成正比,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在工作中是一样行样样行,反之亦然。在战场中出类拔萃的李天佑在宣传时招兵时也自有一套:“老天爷就是个势利眼,我叫天佑,可他却只保佑有钱人,现在能保佑我们的只有共产党、只有红军。”人们听后点头称赞,纷纷报名参军。
邓小平得知后,对李天佑赞誉有加:“这个小鬼不简单,15岁的娃娃打起仗来就如此凶猛,还蛮有政治头脑,广西军阀没得混咯!”
令邓小平没有想到的是,19年后,李天佑担任广西军区司令,真让土匪没得混咯!此事后表。
邓小平特意提拔年仅15岁的李天佑任军部特务连副连长,主要负责保卫首长和领导机关的安全,15岁担此重任,能力可见一斑。
1930年2月,国民党桂系军阀黄绍竑调遣4000余人,妄想在隆安消灭年轻的红七军,李天佑带头冲锋,脚板不幸被子弹击穿,仍带头冲锋,经过五昼夜的激战,终于占领制高点,取得最终胜利。
4月底,红七军连续几小时攻击未能攻破军阀王家烈的后方基地榕江县城,脚上有伤的李天佑挑选12名战士组成突击队,肩扛竹梯,身带铁钉,跃出战壕,冲过敌人的火力网,为部队开辟出杀进城里的血路,歼敌6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及数万元军饷数。
“一手执钢刀,一手拿着驳壳枪,永远冲在最前面的”李天佑又参加了收复百色、奉议、恩隆等县的战斗,战果辉煌。
1931年,敌我血战广东乳源县梅花村,敌众我寡,我军杀伤敌千人左右,自己也伤亡600之多,干部伤亡近三分之二。红了眼的李天佑赤膊上阵与敌人进行大刀战,竟不知何时连中3弹,硬是从两丈高的城墙摔了下去,通讯员在死人堆里找到了满身血迹、昏死的李天佑。
14岁的通讯员吓得大哭:“连长死了”,连忙背起18岁的连长在战火中冲了出去,众人默哀完毕正准备安葬时,李天佑突然哼了几声,众人赶紧送医治疗。李天佑从阎王殿走了一遭,阎王没敢收留,因为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小老虎”的绰号传遍全军。
1932年2月,李天佑攻打赣州又身中3弹。伤愈后,升任红七军第58团副团长,调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后任团长,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草台岗等战斗,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中歼国民党军3个师的大捷。
1933年,李天佑出任第5师第53团团长,在彭老总指挥下入闽作战。在攻克泉上堡、解放朋口、消灭国民党19路军主力78师等战斗中捷报频传。
8月中旬,李天佑与19路军366团在南平县西芹半山腰相遇,366团因为装备精良,能攻善守,铁军之号早已声名远播,为此李天佑将细节一一想全,布置到位。
战斗打响后,李天佑命令一营长赵壁不惜一切代价争夺高地,赵壁冲锋在前不幸牺牲,我军一时间乱了阵脚,李天佑大喊:“共产党员跟我上!”
国共两军的最大区别在于“给我上”和“跟我上”,战士见团长身先士卒,自然群情激昂,个个以一当百,同时李天佑事先安排好插入敌人侧方的二营发起战斗,敌人两面受敌,方寸大乱。
芹山之战,创造了红军一个团在运动中歼国民党军一个主力团的佳绩。为此,受到了彭老总的高度赞扬。
同年,李天佑先后参加了洵口、硝石、团村等战斗,因功荣获第二届全苏维埃代表大会授予的三等红星奖章,其部队荣获"模范十三团"锦旗。
1934年1月,20岁的李天佑升任红五师师长,此时距他入伍仅仅6年。4月,奉命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中著名的高虎脑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疯狂进攻,在左手受伤的情况仍以钢铁般的意志下指挥部队坚守阵地3天3夜,击退了敌人9次大的冲击,直到接到命令才撤离战场。
1934年10月,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李天佑率红5师担任军团前卫,奉命在广西灌阳新圩抗击国民党两个师,掩护中央抢渡湘江。
当时敌我装备之差就是黑白两级,为阻止我军渡过湘江,国民党是天上飞机,地下大炮不分昼夜连轴轰炸,5师参谋长胡浚牺牲了、14团团长黄冕昌牺牲了,营、连干部几乎都牺牲了,3000多人只剩下了几百人,年轻的李天佑哭红了眼、流干了泪,这些都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呀,是他们用血肉阻击了敌人三天三夜,还是他们用血肉铺平了渡过湘江的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带你负重前行。
1935年1月,李天佑任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先后参与指挥了娄山关、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战役,跟随部队翻过四千多米高的夹金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这一种信仰的支撑。
1936年10月,李天佑率部参加了完胜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队的山城堡战役,随着西安的一声枪响,李天佑又将口枪对准了小日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师在三原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李天佑任团长。
自古以来平型关就是晋冀的重要隘口,平型关内有一条长约13公里的道路,站在高处一条长沟尽收眼底,公路两侧堪称最理想的伏击之地。
日军第5师自侵华以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自上到下骄傲无比。
1937年9月25日清晨,该师第21旅团在日军名将板垣征率领下,300余辆汽车一字长龙耀武扬威、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沟内,因连日暴雨,地面上泥泞不堪,日军的行军速度明显减缓。
李天佑见敌人进了口袋,大手一挥,三颗信号弹空而起,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机枪、步枪齐射,迫击炮弹等倾落而下,日军本来就没有防备,又突然遇袭,爆炸声、哭爹喊妈声连成一片,泥水、血水流满一地,烧焦的物资、敌人的尸体堆满道路。
李天佑高举手枪,振臂一呼:“同志们,跟我上!”团长冲锋在前,士气大振,化身成要咬碎日寇骨头、喝光日寇鲜血的“野狼”,作战愈加勇猛,终于将争夺最为激烈的老爷庙拿下,为整个战斗胜利奠定了胜局。
平型关大捷,不但缴获大批战略物资,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也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军威,也给板垣征四郎参战以来为"皇军辉煌的战史"写上了惨败的一笔。
那年,李天佑才23岁。
1938年3月,李天佑代理343旅旅长,率部转战于吕梁山区,参加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战争让年纪青青的李天佑一身伤病,1938年底,组织决定送他到苏联治病并到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他如饥似渴的吸取着知识的乳汁。
1941年,苏德国战争爆发,国内抗战正酣,将军的价值在战场,李天佑决定回国建功立业,当他刚到乌兰巴托就遇到了土匪。
早年练就的壮拳有了用武之地,李天佑成功制服土匪后逃脱,后因等待我党交通员及躲避日军,李天佑被困在乌兰巴托一年多。
1943年8月,心急如焚的李天佑决定假扮成商人立即回国,过沙漠、找水源、躲特务,现在从乌兰巴托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李天佑竟走了8个多月,到延安时已是1944年4月28日,途经3国4省区,迂回行程4000里,这得多么强大的信念才能做到!
这就是抗日战场没有见到李天佑的原因。
同年8月,毛主席亲切接见了李天佑,一见面就紧握他的手说道:“能让杨勇当副手的人,肯定不简单,你先熟悉熟悉延安,将来肯定有你用武之地。”
领袖的一番话语,让李天佑热泪盈眶,摩拳擦掌等待组织的召唤!
一年后,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来不及享受喜悦的李天佑奉命赶往沈阳,协助吕正操完成鞍山、营口地区的设防任务。1946年冬至次年春,已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的李天佑率部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6万余人。
1947年,李天佑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为应对国民党的大规模军团作战,李天佑决定改造部队过去游击作战的习惯和思维。
同年6月,林彪将军发起夏季攻势,李天佑奉命指挥攻打四平,这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大的部队作战,最终因轻敌和情报不准等原因战斗失利,李天佑的指挥所都被炸了个稀碎,要不是警卫员舍命相救,恐怕他也要牺牲了。
首次大规模失利,李天佑看上去表面平静,可内心是极度痛苦,他心疼的是这个交学费的代价太高了,但他并没有气馁,这种事件决不能有第二次。
次年3月,再战四平!
二次挂帅出征的李天佑运筹帷幄、漂亮的以23个小时拿下了四平,老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亲人解放军进城。
李天佑率部一股作气,辽沈战役攻克锦州,辽西会战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三个军,占领沈阳,华丽转身凭的不是运气,而是真把式。
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奉命改为第38军,军长李天佑。
北平门户天津,多面环河,易守难攻。守将陈长捷,保定军校第7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高材生,战绩辉煌。为守住天津,他在天津进行了长达4年的"大搜查、大逮捕",又增兵添将、修建工事,连蒋介石视察后都夸奖说:"好,好的,各地的守备将领如果都能像陈司令这样认真负责,把防御体系搞得好好的,共产党还能有什么办法?"
共产学的办法老蒋是应该能想到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对天津发动总攻,李天佑率部从西向东过关斩将,杀入天津城,战至15日下午3时,李天佑只用29个小时便将13万敌军悉数歼灭,活捉了陈长捷。
早在十年前,李天佑与陈长捷两人曾在山西武城见过一面,那时候李天佑还是个旅长,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多年后,陈长捷在北京功德林改造时,谈及此战,也只有一声长叹。
是役后,李天佑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率部南下参加渡(长)江、解放湖北等战役,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功勋。
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李天佑出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有些革命前辈少时离家,一辈子都未曾踏上家乡的热土,李天佑能回到家乡,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熟悉的山水,自有一番别样心情在心头,他这次是得到老天的眷顾,荣归故里吗?
非也!他是来让“广西土匪没得混咯”!
“司令满街走,土匪多如毛”,十个字高度概括出当时广西匪患的全貌。
广西是李宗仁、白崇禧老巢,两人长年盘踞广西,拥兵自重,解放战争后,全国各地被击溃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也把广西视为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1949年10月16日,白崇禧在桂林紧急布置"总体战",发动"一甲、一兵、一枪"的运动,指令在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大容山、大明山和大小瑶山开展所谓"广泛的游击战争",随后又有大批特务奉命进入广西,当时有号称8个军的土匪聚集大瑶山,一时广西群魔乱舞,昏天地暗。
对大小几百股、9万多土匪,李天佑重拳出击,在短短的3个月内,剿灭土匪4万,其余的大部分逃进了深山。
1950年,美军入侵朝鲜的消息传到广西,加之特务们的蛊惑宣传,土匪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蒋介石反攻大陆成功在望,将来定会论功行赏,一时间匪乱达到最高潮。广西全省102个县,97个县中土匪横行霸道,欺男奸女,500多名干部被杀,2800多万斤公粮、26万多头牲畜被抢,劳苦大众提心吊胆,生活在无奈和惶恐之中。
李天佑调兵遣将,但土匪如韭菜,杀而不绝、剿而不净,特别以大瑶山为甚。
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的偏东地区,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50年11月10日,毛主席亲自来电,公开批评:“全国剿匪,广西最差!”并限定广西省委于1951年5月1日前完成肃清全省土匪。
随即李天佑升任广西军区司令员。
擒贼先擒王,李天佑亲率14个团的正规部队和十多个县的地方武装和民兵组成的“广西剿匪大军”,直赴贵县、桂平、蒙山等地,参加大瑶山会剿。
李天佑采取“智取+强攻”策略,依托大窑山周边的屏障设置封锁线,同时封锁水、陆通道,形成梯形的封锁区域,将大瑶山及外围地区布成天罗地网、铁壁铜墙。
1951年1月8日,李天佑发布总攻命令,剿匪部队立即进入大小瑶山,逐山、逐村、逐洞围追堵截,经广大军民50天英勇顽强奋战,彻底消灭了这一股土匪,匪首杨创奇、余铸、甘竞生、林秀山等被活捉,同时还消灭了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重点地区的全部土匪,广西匪患彻底肃清!
至今广西人民对李天佑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无不竖指称赞。
1955年9月,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实至名归。
1957年后,李天佑历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继续为强军建国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奋斗者。
可叹天妒英才,1970年9月7日,李天佑病急住院,病情急转直下,李天佑自知无回天之力,他对医生说:“我不行了,不要再用贵重的药,浪费国家资财!”
27日,一代战神李天佑将军与世长辞,年仅56岁。
说李天佑将军是因急病离世,莫不如说是他多年为国、为民劳心费神累死的更为精准。
主席和总理双双出席追悼会,总理亲致悼词,这就是对李天佑上将的最高褒奖和认可。
致敬,李天佑上将!
纵观李天佑上将,英年56岁早逝,14岁参军,却有42年的戎马生涯,战功显赫,但居高位不忘本,临终时还想着为国家节省一点药费。他回忆起儿时经历曾说:“别说是野猪,就是遇到老虎狮子都不能退,也得打!那都是生活逼的呀,哪有什么胆子大。”
李天佑等革命先辈,活着是一面旗帜,为人民指引方向;逝后是一座丰碑,为我等树立榜样。中国之所以历经战争之殇依旧能屹立在世界东方,五星红旗能在世界各地高高飘扬,这都是李天佑将军这样的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活在当下,更应负重前行!
谨以小文献给开国上将李天佑等革命先辈,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