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的一个深夜,月黑风高,阴云密布,恐怖的气氛似乎让空气都凝固了。
日寇将一名刚刚俘虏的八路军干部押进了阴森的审讯室,那里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和血腥味,让人不寒而栗。
翻译官站在一旁,脸上带着狰狞的笑容,恶狠狠地盯着面前的八路军干部,按照日寇军官的指示,他用汉语吼道:“说!你是什么职务?”
八路军干部站在那里,神情平静而坚定,丝毫没有被眼前的恶劣环境和凶狠的敌人所吓倒。他微微抬起头,直视着翻译官,平静地回答:“我是个连长。”
然而,他的回答并没有让日寇军官满意。军官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用生硬的汉语说道:“不可能!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只是个连长?”
于是,翻译官继续凶恶地逼问:“少骗人!说,你到底是什么职务?”审讯室里气氛愈发紧张,干部身旁站着两个日本士兵,他们手上拿着皮鞭,仿佛随时都会抽下来。
干部见日本鬼子不信,心中略一思索,又试探着回答道:“其实我是营长。”
然而,对于这个回答,日寇军官还是不满意,他冷哼一声,继续让翻译官追问。翻译官见状,语气更加凶狠:“不想挨鞭子就老实交代,你到底是什么职务?”
最后,那位干部微微一笑,似乎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他故作无奈地对翻译官说:“看来怎么都骗不过你们啊,好吧,实话说了吧,我是个副团长。”他故意说得有些沮丧,好像自己终于被识破了身份。
这次,日寇军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示意翻译官可以带人下去了。于是,刘志坚就被按照军官级别关押了起来。
然而,日寇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次他们所俘虏的,并不是一位副团长,而是八路军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志坚!
刘志坚
原来,当天晚上,刘志坚在一个骑兵班的保护下,前往六分区亲自传达冀南军区党委的重要指示。
然而,他们在半路上正巧碰上了一支日寇部队。由于敌人人数众多,外加火力猛烈,骑兵班拼到了全员牺牲,才勉强掩护刘志坚杀出重围。
可是,刘志坚的战马还没有跑出去多远,就长鸣一声倒在了地上。原来,它早已被敌人的子弹击穿腹部。是对主人的忠诚,让它强忍着剧痛,用尽最后的生命冲了出来。
由于在之前的战斗过程中,刘志坚的右腿骨已被敌人的子弹击断,没有了战马的他,拖着一条伤腿根本跑不远。
刘志坚深知身上文件的重要性,于是他迅速地将身上所有的口袋仔细摸索了一遍。然后将那些关乎抗战机密和身份证明的文件资料全部撕得粉碎,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用力嚼烂,最后让它们化作一团团纸浆,随着唾沫咽下肚去。
在处理完文件后,他又想起了随身携带的两件私人物品——妻子刘莱瑛的照片和一块怀表。这是他心底最柔软的牵挂,但在生死关头,他也必须做出决断。于是,他又用手就地挖了个土坑,将照片和怀表埋了进去。
在一切安排妥当后,刘志坚找到一棵大树倚靠着,他大口喘着粗气,汗水与血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紧握着手中的配枪,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
不久后,敌人追了上来,刘志坚在开枪打死好几个鬼子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然而,就在他扣动扳机的那一刻,子弹卡壳了……
凑上来的鬼子随即将他扑倒在地,五花大绑地押回了据点里。
之后,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冀南军区的司令员陈再道等了刘志坚一夜都没有等到他回来,深知大事不好,于是派人四处寻找,但是只找到了牺牲的骑兵班和刘志坚的战马。由于没有找到刘志坚的遗体,陈再道判断他很有可能是被俘虏了。
很快,刘志坚被俘虏的消息被汇报给了延安。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非常震惊,他立刻发电报给129师师长刘伯承:“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救出刘志坚。”
毛主席
刘伯承自然也深知刘志坚的重要性,其实在消息还没有传到延安时,他就已经在与情报部门沟通营救事宜了。
不久后,我军潜伏在日伪军内部的情报人员传来了重要消息:“刘志坚将于10月15日被押送至枣强县城。”
刘伯承明白,这是我军营救刘志坚的最后机会,一旦被押进县城里,那能救出来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为此,刘伯承把相关情报告诉了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并给他下达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命令。
陈再道在接令后,马上进行了准备。
10月15日清晨,押送刘志坚的汽车在约100个鬼子骑兵的护送下,从据点中开了出来。
当他们行驶到一处山坡下时,鬼子发现道路竟然被一捆捆木柴堵得水泄不通,汽车因此不得不停了下来。
而就在汽车停下的瞬间,“砰”的一声响起,负责开车的鬼子司机当即被子弹击穿头颅,一命呜呼。
之后,我军大部队从山坡上一拥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鬼子的骑兵迅速歼灭。
这一战,我军不仅将刘志坚成功救出,还缴获了100匹战马、100支枪以及一辆汽车。
事后,鬼子对我军会如此大规模地营救一位副团长颇为吃惊,于是派人四处打听。在他们得知俘虏的不是副团长,而是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不禁大呼上当。要知道,刘志坚可是鬼子在抗日战争当中,俘虏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将领。
刘志坚与陈再道
1943年9月,刘志坚在伤愈后,前往延安参加了七大,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此后,刘志坚进入中央军委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又被派往前线,先后担任纵队政委、兵团政委等职。
建国后,刘志坚担任了中央军委直属队总党委委员,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2006年3月11日,刘志坚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