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第五轮在押人员交换。哈马斯当天释放了3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释放了183名在押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与哈马斯1月15日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协议于1月19日生效。停火第一阶段持续6周。
协议规定,执行第一阶段停火的第16天(2月3日)必须开启第二阶段停火谈判。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将讨论双方继续交换被扣押人员、以军全面撤离加沙地带等事宜。
本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美国进行访问。访问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说,他希望美国"接管"加沙地带,并"长期拥有"加沙。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以方之所以没有迅速开始第二阶段实质性的停火谈判,正是因为内塔尼亚胡对美国的访问。
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除了对特朗普就任表示祝贺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同美国就未来的加沙局势进行"政策对表",特别是对于第二阶段停火的相关事宜进行沟通。
在内塔尼亚胡出访美国之前,以色列国内政坛的中左翼和右翼对于停火谈判的未来走向有不同意见。内塔尼亚胡为了确保自身的执政地位以及国内的政治稳定,需要重新校正政策立场,而与美国沟通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特朗普争议性的言论让以色列方面必须就新的局势重新作出政策判断。因此,在内塔尼亚胡完成访美行程之后,以方也没有迅速开始第二阶段的停火谈判的实际步骤。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截图
李子昕认为,如果以色列的立场转变,可能导致后续谈判和停火协议达成被拖延。
以色列对第二阶段停火谈判的观望态度,反映出以方目前仍然在加紧研判美国有关加沙战后治理的最新提议是否有可操作性,以及以色列应当如何进行配合。
有关战后加沙治理的问题,是第二和第三阶段停火谈判的核心议题,也是最敏感的问题。如果以色列决定配合美国,在下一阶段的谈判过程中就需要写入条款。
但无论是哈马斯还是杰哈德,乃至于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对美以当前提出的激进方案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拒绝。因此,以色列方面想要开始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停火谈判,就必须先明确自身的立场,这也进一步拖延了谈判进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提出,如果哈马斯领导人流亡海外,冲突可能会结束。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李子昕分析指出,以色列希望最大限度将哈马斯排除在战后加沙地带的治理体系之外,而这个问题也将让后续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本次巴以冲突骤然升级之后,以色列提议让哈马斯领导人流亡海外的说法就屡屡被披露出来,这也反映出以色列在深层次上的两点认知。
其一,以色列不能接受哈马斯在战后的加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说不能够参与到加沙战后的治理过程中。
其二,以色列认识到,哈马斯作为一种抵抗力量,甚至说是一种抵抗意识形态的存在,很难被完全根除。想让哈马斯难以参与到战后加沙的治理过程中,相对现实有效的一种做法,就是减少其领导人参与相关治理活动的可能性,即将哈马斯领导人长期隔绝到巴勒斯坦以外的地区。
但就目前的地区形势来说,加沙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困难要比现在所提及的这些问题更加复杂,不排除未来以色列的政策立场还会进一步收紧。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陈濛 董晶晶
编辑丨林维 王红岭
签审丨侯晨 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