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陶涛
再过几天,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2月8日,正值正月十一,安徽芜湖市南陵县上演了一场极具传统韵味的民俗灯会。
巳年春似锦,灯会万象新。在当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县8个镇的11支灯队齐聚一堂,参与巡游和展演,为节日氛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年味。
籍山镇的下文鱼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弋江镇的柿坝百华郑龙灯、家发镇的龙山舞龙灯、工山镇的上牧冲龙灯、何湾镇的丫山十兽灯、籍山镇的下文鱼灯……一盏盏彩灯轮番舞动,它们承载着春天的美好祝福与希望,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心愿。
来自烟墩镇的滚龙灯在阵阵激昂的锣鼓声中欢腾起舞。十条巨龙时而紧密聚拢,时而迅速散开,时而昂首摆尾尽显威风,时而盘旋游走灵动非凡。舞龙人个个精神抖擞,凭借着自身的力量与激情,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增添了无限活力与喜庆氛围。
家发镇龙山舞龙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作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许镇镇的罗汉灯,又称“叠罗汉”,历经数百年岁月沉淀,是融合了戏剧、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综合传统艺术瑰宝。
“罗汉灯的特点在于‘叠加’和‘构架’,十分讲求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常年在重庆从事国际物流工作的叶胜慧,得知老家正月举办灯会,早在腊月二十一便迫不及待地赶了回来,不仅慷慨解囊出资支持,还亲自参与其中出力。他向记者介绍道,队伍中最小的队员仅有8个月大,罗汉灯的核心就在于团结一心,强调分工协作,传递给人们的是和睦相处的美好理念。
龙舞闹新春。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身为弋江镇四连村马灯的领队,冯火根自幼便与马灯结缘,对马灯怀有深厚的情感。小时候,他常常听长辈们讲述马灯的悠久历史,每年正月舞灯时那壮观热闹的场景,至今仍时常在他的脑海中清晰浮现。
安徽南陵,龙灯巡游。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马灯表演通常由三代人共同参与组成,所扮演的人物均为《三国演义》和《杨家将》故事中的经典原型,比如诸葛亮、关云长、穆桂英等等。”谈及马灯,冯火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这场民俗灯会,不仅是一场流光溢彩的灯火盛宴,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传承。在那绚烂的光影之间,市民和游客们真切地体验到了传统民俗原汁原味的独特魅力。
看到精彩之处,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录像,想要将这些精彩瞬间永久留存。
何湾镇丫山十兽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正月里能带着孩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这样的体验实在是太难得了。”市民张鹏在采访结束后,又一次领着女儿融入热闹非凡的灯会人群之中。
礼让为先、勤劳为本、和合为美。今年是南陵县第三次举办传统民俗灯会,各式各样造型精美的彩灯,寄托着南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喧闹的人群则烘托出正月闹灯时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