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945年,日本战败已成定局。日军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损失殆尽,再也凑不出一支机动力量。美军攻占了冲绳岛和硫磺岛,迫近日本本土。与此同时,我国军民开展了对境内日军的大反攻,苏联红军也从东北南下,消灭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在美军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顽抗到底的决心被击垮,宣布无条件投降。



早在日本投降前三个月,盟军就已攻占了德国首都柏林。按照协议,柏林由四国分区占领,解散国民武装,战犯交由国际法庭审理。有德国的先例在前,对日本的处理也大致相同。但在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向盟军提出了三个条件。经过数轮谈判,盟军最终接受了日本的条件。



日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维护天皇制度。此举看似仅保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天皇,但裕仁是一个狂热的侵华支持者,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中国都是经他之手批示的。战争期间,他重用主战的少壮派,放纵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日本右翼人士和战犯的保护伞。由于他的存在,朝香宫鸠彦等一大批战犯逃脱了审判。



第二个条件是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1945年初,盟军出具了分区占领日本计划草案,由美、苏、中、英四国分别占领,其中东京都和四国岛由我国占领,与英国共管大阪府,与美国共管琉球群岛,中方派遣一支5万人的部队管理占领区。但鉴于四国分管德国的教训,美国不愿意重蹈覆辙,因此与日本一拍即合。苏联和英国仅象征性地占领了一些地方,我国由于内战爆发没有派兵占领。



第三个条件是日本战犯在本土审判。东京审判中,由于是在本土审判,日方拿出了许多减轻战罪行的假证据,让许多罪大恶极的首要战犯逃脱了制裁。在美国和国府的刻意干涉下,这场战争清算并不彻底,日本内部还有大量不尊重历史、否认战争罪行的实势力,企图推翻和平宪法,再次扩张军队。从今天来看,这三个条件对我国极其不利,美国无视我国在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接受了这三个条件,也为未来可能再次爆发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