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乌鲁木齐2月9日电 (李龙)记者从8日下午召开的2025年全疆气象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坚强牢固,全疆各地(州、市)实现基于位置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

据了解,靶向发布是基于通信大数据平台,利用电子围栏技术,通过定位、筛选和定向传播等方式,将大风、暴雨、暴雪等高影响天气的预警信号,准确传递给受气象灾害影响区域内目标群体,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指出,2024年以来,新疆成功应对31次中强以上天气过程,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叫应到位,特别是“1·10”喀纳斯禾木雪崩、“2·18”特强寒潮暴雪风沙天气、“7·10”乌鲁木齐市南山局地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服务保障,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同时,健全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研发自动化“叫应”模块,全年针对橙色以上预警信号开展“叫应”770余次,联合发布风险预警262期。

新疆气象部门业务基础能力不断增强,智能预报预测质量稳步提升。去年,暴雨(雪)预警准确率91%,强对流预警信号提前量45分钟;智能网格24小时预报准确率和气候预测准确率保持稳定,晴雨、高温、低温预报订正技巧分列全国第13、10、15位,并在全国率先建立早期预警系统。

同时,全疆新增207个地面气象站、5部天气雷达、2个北斗探空站、20套遥测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数据全部上传至天擎入库,416种观测数据产品有效支撑全疆预报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