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2月8日报道,负责台海方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正推动各军种加强共享航空作战资源,允许几十个军用机场对所有军种开放,并探索海军舰艇成为陆军直升机跨海作战的跳板

本文作者研判这条消息源自2月4日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月4日发布的消息,即《东部战区统筹战训资源打造“联合练兵域”》,此消息在当时似乎并未成为网友的重点关注。



新加坡相关网站对此予以报道以后,中文网络上才有相关的自媒体作者跟进报道。联合早报网等媒体的嗅觉看来要比国内网友敏锐多了,于是,这则涉军消息就“出口转内销了”。

近年来,解放军不断强调联合指挥训练,突出跨领域跨军兵种联合专项训练,就是要克服制约解放军战力提升的短板,无疑是在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做准备。

“联合练兵域”这个概念,国平视野认为还是第一次提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单一训练的框架,参训部队不再按照海陆空等军种划分来分配军事资源,而是按照作战单位的不同职能和特点统一调度。



一言以蔽之,就是解放军陆海空等军种,将东部战区打造成跨军种的联合练兵区域。战时东西南北中(战区)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航空兵,不同型号的军机都能飞到东部战区参与作战

东部战区下辖有数十个陆军、海军和空军航空兵的基地。据军报公开披露的消息,在东部战区近期组织的一次联合训练中,海陆空三军的航空兵部队大量军机,就飞赴降落齐聚在空军某基地。首次实现了多款不同型号战机的同场调度、同场起降、同场保障等。



现在,在东部战区范围内,有几十个军用机场,已经面向所有解放军的军种部队开放;有几百处训练场地,也实现信息共享、开放共用,推动东西南北中(战区)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同场训练成为常态

根据《解放军报》报道,中国空军某场站有近七成官兵具备多机型保障能力,10余种装设备完成多机型保障加改装,甚至有地勤技师能够完成陆海空三个军种16型战机的保障任务。

现在,陆军航空兵飞行员与海军和空军飞行员,能在同一塔台组成联合指挥组,组织完成舰机协同攻击、海上突防等多科目训练,共同探讨和研究三军战机对地、对舰、对海岸目标打击等招法



中国海军的航母、两栖攻击舰、驱逐舰、护卫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将对陆军航空兵开放起降平台,为武装/突击/侦察/运输等直升机,扮演海上“移动机场”的角色,如同‘海上服务区’

用陆军直升机飞行员来说:“让我们的力臂更长、底气更足!”。比起“粮弹”即将耗尽的直升机,重新返回陆地机场,在海军开放的水面舰艇平台上降落并获得有效补给,将节约大量的时间,让这些直升机短时就能高效展开多波次的跨海空地打击。



东部战区负责东海、台海方向的海上防御,作战范围主要涵盖江苏、安徽、福建、浙江、江西、上海等6个省市,并向东延伸至琉球群岛一带,向南扩展到台湾海峡南口。

近期,东部战区陆海空三军的战机齐聚某空军基地,各军种进行了共享航空资源的联合训练,且军方首次提出“联合练兵域”的说法,不免让关注中国军方动态的防务界观察人士浮想联翩。

台湾地区所谓“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所”苏紫云研究员,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各军种机场互相开放,意味着解放军的后勤管理、地勤技术与航空管制水平有所提升



提高不同军种机场的通用性,能够在战时提升解放军飞机的存活率和出击率。这种资源共享还为开发新型战术、飞行员座驾受损就可以很快找到替代战机、提升联合指挥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东部战区演练陆海空三大军种不同型号的战机齐聚同一个机场,在强化解放军的联勤保障体系,在一个空军基地里地勤人员就能同时保障三军航空兵的后勤需求,是在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做准备。

陆军航空兵的多种型号的直升机,演练在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开放的甲板上起降,表明陆航直升机不再只是和海空军的直升机打配合,未来很可能和海空军的固定翼战斗机开展联合作战



在空中掩护下实施跨海作战,打掉滩头的“明碉暗堡”,为步兵和陆战队员上岸扫清滩头火力点。

解放军东部战区部队,地处对台军事斗争第一线,近期组织的这场跨军种的贴近实战的演训,表明各大军种的体制障碍将逐渐消融,一切在为军事斗争做准备

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加强对台军事准备,提高一线作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已经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