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的光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没有耀眼的将军头衔,却凭借自己的坚守与付出,赢得了无数人的敬重,甚至连将军见了他都要主动行礼,他就是被称为导弹 “兵王” 的王忠心。
1968 年,王忠心出生在安徽休宁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 ,10 岁才得以踏入校园。1986 年,初中刚毕业的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毅然投身军旅,成为原二炮部队的一名士兵,负责导弹测控工作。当时的他可能想不到,这一去,便是长达 34 年的坚守。
刚入伍时,仅有初中文化的王忠心面对复杂的导弹技术,困难重重。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激发了出来,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熬夜研究导弹图纸 ,靠着死记硬背,硬是将复杂的导弹线路图深深刻入脑海。
之后,他进入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技术营测控专业岗位。面对浩瀚的专业知识,他没有丝毫退缩,夜以继日地练习,将每一个操作动作都练成了肌肉记忆。
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王忠心参与了 1500 余次实装操作训练、20 多次实弹发射演练,执行重大任务 30 多次 。
令人惊叹的是,他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成功处置近 200 起导弹技术故障 。
他熟练操作 3 种型号导弹,精通导弹测控专业 19 个战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操作王”“排故王”“示教王” 。
王忠心担任班长长达 29 年 ,培养出 320 多名优秀操作员,其中 12 人提干,7 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 ,还带出了 “全国优秀大学生士兵” 高明、原第二炮兵 “科技练兵模范战士” 徐海波等典型。
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参与编写修订《导弹概述》《综合测试设备》等 20 余本教案规程 ,并独创了 “王氏学习法”,大大提升了战士们的学习效率。
“王氏学习法” 包含规程推讲法、新旧对比法、化整为零法、区域摸排法,成为部队里传授知识、攻克难题的宝贵财富。
王忠心的卓越表现和无私奉献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4 次,荣立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2 次 。
2013 年,他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
2017 年,他被授予 “八一勋章”,成为该荣誉群体里唯一的士兵代表 。2019 年,他获得 “最美奋斗者” 等诸多荣誉 。
34 年的军旅生涯,王忠心也面临过诸多艰难抉择。1999 年,他服役期满面临退役,以志愿兵身份转业后在家乡找到工作 。
但当年年底,部队根据新条例召唤他归队,电报上那句 “立即归队”,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部队。后来,他 3 次被列为提干对象,却因学历、年龄等原因未能如愿 ,妻子调侃他只有当兵的命,他却坚定表示要把兵当到底。
2002 年,面对退伍战友年薪5万元的高薪聘请,是当时工资4倍的诱惑,他依然婉拒,一心留在部队继续奉献 。
2016 年底,编制体制调整,旅里测控技术骨干被抽走一半,装备换型升级急需人手 。王忠心为了部队建设,递交超期服役申请,又在部队坚守了 4 年。
2020 年,他光荣退休,告别了奋斗 34 年的部队 。但他并未停下脚步,回到家乡休宁县后,牵头成立 “兵王工作室” ,积极参与双拥、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活动。
他还将获得的 10 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帮助乡亲父老,回报家乡关爱 。此后,他被安徽省黄山市聘请为国防教育宣传大使 ,每年到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国防教育宣传,持续为国防事业发光发热。
王忠心虽然只是一名士官,却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成为了部队的中流砥柱,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敬重 ,以至于将军见了他都要主动行礼。他是当之无愧的导弹 “兵王”,是新时代军人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