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今天(9日),四川省宜宾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救援最新进展。


会上介绍,截至8日24时,已核实10户民房、1户生产用房被掩埋,已成功救出2名伤员,其中重伤1人、轻伤1人,集中收治在筠连县人民医院,均无生命危险。经初步核查,灾害造成29人失联,最终人数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初步研判,本次灾害因近期持续降雨及地质条件影响,造成高位山体滑坡转化为碎屑流,形成长约1.2公里的碎屑堆积体。滑坡体厚约10至20米,宽约100米,滑坡方量达到10万余方。目前,滑坡仍在持续。

多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Ⅱ级响应,并派出专家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质灾害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地质灾害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紧急救援 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截至目前,四川已组织军队武警、消防救援、综合应急、公安、交通、医疗、通信、电力等各类综合救援力量949人,调集工程抢险设备和救援器材物资,全力开展救援评估、人员搜救、应急调查、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等工作。



灾害发生后,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已先后调派443人、126车、10犬前往现场开展救援;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川煤队分两批次出动救援,利用无人机、生命雷达探测仪等救援装备,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搜寻,同时架设边坡雷达,加强现场安全监测管控,确保救援安全;中国安能紧急抽组成都救援基地、重庆救援基地专业救援力量80人,携带重型救援挖掘机、生命探测仪、激光位移雷达、单兵图传、便携式无人机等救援侦测装备34台(套)赶赴灾区现场参与救援任务。




通过对受灾地及周边区域开展全方位排查,共转移受威胁群众200余人,在筠连县第二中学安置点集中安置155人,调配30台应急发电机和100顶棉帐篷、400张救灾床、1100床棉被,全力保障转移群众用餐、住宿、取暖等基本生活需求。剩余群众通过投亲靠友,已得到妥善安置。



受灾群众在筠连县第二中学校安置点内。

多项拨款支持救灾工作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四川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重点做好人员搜救、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支持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

  • 四川省财政厅紧急调拨宜宾市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由宜宾市统筹用于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等工作。

什么是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什么情况可诱发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的形成主要存在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因素。

  • 内部因素包括地形、斜坡岩土体强度、结构面性质和斜坡植被覆盖度等;

  • 外部因素包括地震因素、气象因素(如降水和融雪)、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如对斜坡底部的开挖和顶部的堆载等),都有可能降低斜坡的稳定性系数而形成滑坡。

遭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

1. 保持冷静,迅速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地逃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


2. 当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大树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3. 滑坡停止后,应继续待在安全区域,勿立即返回灾害区搜挖财物,避免二次遇险。

发生滑坡后

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

  • 滑坡发生后还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或崩塌灾害,在滑坡源区的后壁和两侧往往有临空面,是发生二次滑坡的高风险部位;

  • 滑坡发生后会形成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在强降雨的条件下,可能会形成泥石流灾害;

  • 滑坡若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会导致淹没灾害,堰塞湖一旦溃决,会形成洪水灾害等。

重要提醒

当前山体滑坡仍在持续

请避免前往灾害发生区域

山区群众请随时关注

地质灾害预警情况

以便采取防灾避灾措施‍

来源:应急管理部

编辑 | 沈易、实习生饶楚涵

一审 | 杜振裕

二审 | 许志强

三审 | 唐宏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