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姚俊倩

撰稿:姚俊倩、余俊茹

责编:余俊茹

都说律师是个终身职业,是个长期主义的事情。

毕竟咱们没有明确规定的退休年龄,只要想干,真的可以一直一直干下去。

律师伙伴们,你们有想过、有计划过,自己啥时候退休吗?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钱赚够了、能给自己养老了,或者干到心累不想干了,就退休呗。

可赚多少钱算够了?干到什么时候觉得不想干了?

每个人的回答都会不一样,没有一个定论。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DeepSeek,它从个人选择、身体状况、专业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等各个方面,给出了一个非常综合的分析:


大家也可以从DeepSeek给出的几个思考维度,来规划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比如,做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的律师,执业的年限上可能会有区别。当然了,DeepSeek对于这两类律师给出的退休年龄上限,我觉得还是有待商榷。

不过,它的回答中谈到的一点,我非常赞同。

认知不同的律师,执业天花板会有显著的高低之分,相应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咱们的退休时机。

如果能实现从“亲自办案”到“资源赋能”的转型,的的确确能帮律师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

而在执业后期,律师可以有意识地去调整咱们的接案标准,去追求质量更优、客单价更高的案源,降低案件量,提升客户质量。

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这种资源赋能对于真正做到一定年龄的律师来说,也有可能是种甜蜜的负担。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资源人脉广、案源质量高的律师,真正做到后期,干到六七十岁,干到自己觉得自己干够了,也赚够了,就可以躺平了,也就差不多了。

可现实是,有时候你想退休了,你的资源却不答应。哪怕你七老八十了,不亲自干活了,你团队里的人可能还离不开你。

因为这些资源是你的,客户认你这个人,别人很难完全接盘过去。

所以哪怕你年纪大了,你也可能还得接着干中介的工作,作为中间人去做转介绍,去牵线搭桥,没办法退休。

而且,只要你还在牌桌上,还在做律师,那你就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了解新的行业动态,没办法彻底躺平。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想想,要是你七老八十了,还能当中间人,持续变现自己这大辈子攒下的资源人脉,那真的也挺爽的。

活到老、学到老、也赚到老。

这种情况下,谁还想着退休呢?

对了,对不少功成名就的律师而言,赚够了花也花不完的钱,还愿意继续在牌桌中坐着,是因为自己需要律师这份工作,来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填补生命的虚无。

你说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