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平城区古城街道的“破门亮灯”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却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基层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当地想要打造灯光秀,提升游客体验,这本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毕竟,独特的夜景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旅游行业专家分析,一个地区有特色的夜景灯光布局,可以使游客数量在旅游旺季增加30% - 50%。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景却因为执行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而变了味。



从街道公开道歉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作中的思想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服务意识淡薄是导致问题的关键。在这件事情里,商户们的处境值得我们同情。彻夜亮灯对于商户来说是有成本的,这成本包括电费、灯具损耗等。有商户表示,每个月因为彻夜亮灯额外增加的费用可能达到几百元,这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商户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不能从亮灯中获得相应的收益,那这个要求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这就像一场合作,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局面。就好比商家和电商平台合作,平台为商家提供流量入口,商家为平台提供商品,双方共同盈利。但在“破门亮灯”事件中,当地政府想要灯光秀的效果,却没有考虑到商户的利益,这就不是合作,而是单方面的索取了。

事情其实很好解决,当地如果能承担亮灯的费用,商户们自然是喜闻乐见的。这就像在城市建设中,有些地方为了打造特色街区,政府会补贴商户进行店面装修一样,既提升了整体形象,又不会让商户有经济压力。可当地却选择让商户独自承担成本,甚至采取“破门亮灯”这种极端的手段,这反映出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商户的尊重。

如今,虽然政府工作人员不再强制要求商户亮灯,商户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亮灯,但这件事对当地的名誉已经造成了损害。就像一个人在朋友圈里有了不好的名声,想要挽回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地想要重新树立良好的形象,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停止错误的行为,更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尊重商户的利益,在未来的决策中寻求共赢。

这件事情也给其他地方敲响了警钟。在推动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目标的美好,更要关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只有尊重他人,寻求共赢,才能避免将好事变成坏事,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和谐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