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月7日晚9时30分,寒潮中的大蜀山格外寂静,山脚下,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院内灯火通明,一辆疾驶而来的中巴车瞬间引发等候队伍的热情,“到了到了……全体都有……立正……”在车门打开的刹那间,在场所有灯光、目光,瞬间聚焦在次第下来的五人身上。

  “热烈欢迎为国争光的战友们!”随着围观人群里的一声声欢呼,热烈掌声响起,50余名等候已久的特警队员欢呼着上前,用掌声、鲜花和拥抱为载誉而归的合肥特警宋艳磊、江伟、黄会坤、杨士健、梁济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2月1日至5日,经过5天激烈角逐,在46个国家103支特警队伍中,宋艳磊等8名特警组成的中国警察C队(安徽特警),在2025年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上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开创了合肥特警在国际竞技赛场上的最佳战绩。

  “很激动,为他感到骄傲和光荣!”在踏出车门的一瞬间,宋艳磊的妻子张静便忍不住抱着孩子一起上前,环抱住了凯旋的爱人,三人紧紧相拥的场面令在场所有人感动。



  作为全球最高水平的特警赛事之一,这场赛事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警精英队伍。继去年首次参赛后,今年中国派出3支队伍参赛。

  5天时间里,来自全球46个国家的103支特警“尖兵”队伍同场竞技、强强对决。通过闪电战术冲防、火力突击、警官营救、塔楼行动和极限越障等5个竞赛科目的激烈比拼,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勇夺冠军,中国警察C队(安徽特警)勇夺季军。

  比赛期间,合肥特警宋艳磊、江伟、黄会坤、杨士健、梁济麟5名参赛队员,作为安徽公安特警代表队成员,他们在比赛中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凭借默契的战术配合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季军的佳绩。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合肥特警的敢打善战必胜的良好形象和专业素养,更为中国特警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荣誉。

  据介绍,此前在“尖刀·使命”2024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中,合肥特警也有6名队员代表安徽公安特警参赛,在该项赛事中获得了全国第3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从难从严,优中选优。

  为了更好地备赛,合肥公安在组织特警全员普训基础上,择优选拔队员组成“尖兵”集训队,在省公安厅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为期2个月高强度、针对性、全流程的集训备赛,实现了科目训练从摸索流程到合成演训、模拟比赛的转变。期间,还联同外地特警参赛队开展对抗交流。

  “我们成立了导调、教官、保障等工作小组,在全市262名公安特警中开展层层选拔,结合前期全国性赛事成绩,最终选出综合素质最高、状态最佳的5名队员。”集训期间,严格制定练兵计划,因材施教制定科学训练内容。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场地的适应。”据介绍,为保证训练效果,特警支队最大限度还原真实作战环境,为参赛队员量身打造比赛场景,竭力营造真实感、临战感、危机感。但由于温度、风力、气压不同,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特警队员们只能通过大量训练夯实基础,应对不同状况。

  “临场应变能力是我们一个核心能力。举个例子,比赛规则里其实并没有写明实际的射击距离是多少,可能是15米,也可能是16或者20米。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就会通过随机放靶的形式进行训练,保证比赛时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适应。”队员宋艳磊表示。

  整个集训过程中,合肥特警目标明确,还针对极限越障、协同作战等方面问题短板设置了专项训练——

  坚持任务牵引、问题导向,开展针对性练兵,切实做到把装备练熟、技能练精、战术练实;研究比赛规则和技巧,细化制定训练计划表,明确时间节点和训练目标,确保训练取得实效;围绕比赛科目,开展“红蓝”演习,在相互切磋中提高应对处置复杂情况本领。

  “最后一个极限越障项目,对体能和队员协作配合要求非常高,现场有近20个队伍比赛没能完赛,最后我们能拿到3分58秒的成绩,真的付出了很多。”据队员杨士健回忆,训练时间紧迫,队员们每天坚持早上6:00训练到晚上10:00,风雨无阻。



  “完美收官,为国争光!”当队友向宋艳磊表示祝贺时,他自豪回应。

  在“95后”甚至“00后”占主导的大背景下,41岁的宋艳磊是队伍中中唯一的“老将”,身经百战的他在收到比赛通知的那一刻,十分激动:“当时我就一个想法,来活了!奔着世界一流去!”

  成为特警以后,宋艳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训练场上。光是枪瞄准的动作,他都要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就这样,他每天也坚持保证至少8个小时训练时间,射击、空中索降、综合越障、长短枪互换、越野射击……宋艳磊连续多年代表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参与全国、苏浙皖沪协作区、全省特警大比武,并取得突破性成绩。

  “年龄对我来说是把双刃剑。比赛前跟腱炎复发、右脚摔伤,对我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同时,年龄越大,参赛经验越丰富,心理能力也就越好。”

  “我们喜欢称他为‘大牛’,训练过程中,他经常向我们传授业务技能和实战经验,他是‘队友’,更是一位‘好老师’。”在队员们心中,宋艳磊就是赛场上的“定海神针”。对此,宋艳磊直言:“传帮带是我们特警的传统,可以帮助新队员们快速成长。”

  “00”后新警江伟是队伍中的年轻小将,也是在此次比赛中大放光彩的“神枪手”,赢得了不少外国选手的赞誉。有着5年从军经历的他,形成了军人的作风和精神,入警以后还始终保持一股子冲劲儿,历练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

  “狙击手的每一枪对于整体行动都很重要,所以我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也会担心发挥不好影响队友。”当被问及对自己的表现如何评价时,他自豪地表示:“也就是正常发挥。”

  “荣誉的背后,是团队夜以继日的千锤百炼,是战友、家人的坚定支持。珍贵的不仅是奖牌,更是每一次极限比拼后的宝贵实战经验、国际视野和协作精神。”参赛队员们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将深入总结警务理念、战术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比赛经验,为守护平安合肥淬炼更强的过硬本领。

  据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朱泽磊介绍,近年来,合肥公安特警队伍始终按照“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要求,大力加强能力、保障和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实战练兵,持续推进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切实成为公安机关维护安全稳定的“尖刀”力量。

  2024年,合肥特警将加强实战能力建设与全警执法能力素质大提升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与2024年度训练大纲及各项实战练兵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创新“主题月”训练制度及配套考核办法,围绕徒手攻防与控制、警务搏击、暴力警情处置、反恐突击、识爆排爆、警犬技术、警务航空等内容,常态化开展“红蓝对抗”、拉动演练、复盘总结,开展练兵3.2万余人次。

  “我们还以集训和挑战赛为契机,建立健全各科目教官人才库,选拔了一批射击、搜排爆等科目尖子人才。”朱泽磊介绍,特警支队自2024年4月20日起,吹响“尖兵”队伍集结号,组建60人实战练兵集训队伍,围绕应用射击、狙击射击、识爆排爆、无人机操作等科目扎实开展训练。

  同时特警支队不断健全完善支队教官聘任、管理、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大对支队骨干教官人才的发掘培养力度,选聘支队民辅警小教员40余名,其中5名入选省级教官组。

  “中国C队的训练场地就在我的眼皮下面,他们的付出我比谁都清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特警,你永远值得信赖!”在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的朋友圈,也同样是自豪和喜悦的分享。(记者 张毅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