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9日电 (万可义)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多地陆续披露文旅数据。你的家乡表现如何?
28省份披露旅游成绩单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已有28省份披露春节假期文旅数据。其中,广东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暂居全国第一;四川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暂居全国第二;江苏接待游客6120.92万人次,暂居全国第三。上述三省份同比增幅分别为5.3%、5.36%、10.3%。
广西、湖南、辽宁、河南等四省份游客接待量也超过5000万人次。其中,春节假期广西全区各市累计接待游客5947.85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湖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5395.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7%。辽宁全省共计接待游客5335.8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7%。河南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1.9%。
旅游收入/游客花费方面,湖南、广东、云南暂居前三名。在2024年春节假期均超600亿元的情况下,湖南、广东今年“吸金”双双超过700亿元,再上新台阶。其中,湖南全省实现游客总花费759.22亿元,同比增长16.51%。广东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
广东重点文旅项目接连“上新”。据南方网报道,清远长隆度假区开启试营业,数十个动物展区再现非洲大草原原生态栖息环境;满载“老广”童年回忆的南湖乐园重新开业,成为国内首个RPG科幻主题乐园;广州塔广场全新开业,为游客提供美食、潮流、演艺、科技一站式体验;珠海市金湾金湖欢乐世界等景区开启营业,为春节假期游玩提供更多选择。
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在动车开通后的首个春节连续5天门票售罄;成都市武侯祠、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凉山州建昌古城等10余家A级景区,多日接待游客人次达到最大承载量;新晋5A级的成都市天台山景区春节假期游客接待同比增长238.09%。
江苏无锡作为央视春晚4个分会场之一,在除夕夜为全球华人献上“水韵江苏”文化盛宴。主舞台所在地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立即成为“顶流”,春节假期接待游客155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8%。
“非遗过大年”成重头戏
中新经纬注意到,“非遗过大年”成为今年多地文旅重头戏。
在北京,非遗成为今年庙会的亮点之一,北京中轴线日均接待游客42.4万人次,剪纸、泥塑、糖画等非遗技艺展示和体验活动备受青睐。
在天津,南开区古文化街快闪演出、天津皇会展演和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等非遗、老字号展示展卖活动吸引大量市民游客。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该省统筹推出东西南北中“商都新春奇妙游”“大宋中国年”“穿越盛唐洛阳年”等一城一特色系列活动,利用春节申遗成功策划“非遗贺新春”展演249场,商丘古城贺新春大巡游、濮阳范县板桥古镇新春民俗汇演、安阳滑县“运河灯火拜大年”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鹤壁浚县的社火巡游、南阳镇平的打铁花表演再现了千年古韵,信阳“非遗贺新春”让市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淮阳太昊陵庙会吸引众多外省游客前来祈福。
福建全省累计开展“八闽非遗贺新春”等主题活动近千场,推出非遗购物月、“坊说非遗”市集、民俗踩街、灯舞巡游表演等活动,举办“福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展”“福蛇呈祥”——乙巳新春主题非遗作品展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寻年味、品年俗、享年趣”,体验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
此外,多地冰雪旅游也受到游客欢迎。
春节假期,吉林全省各大滑雪场、冰雪旅游景区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带动冰雪经济全链条升温。长春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9.8%、170.8%。
在黑龙江,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八天接待游客超61万人次,本届冰雪大世界已运营46天,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6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2月1日(大年初四)单日入园游客数突破10万人次,创历届冰雪大世界单日入园游客数新纪录,较去年同日增长81%。
在河北,从农历正月初三(1月31日)开始,张家口崇礼区各大滑雪场陆续迎来游客高峰,富龙滑雪场接待游客日高峰接近3万人次,太舞、云顶等滑雪场连续多日每天接待2万人次以上,游客量均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期,崇礼区接待域外滑雪游客近50万人次。
中信证券分析称,蛇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数据表现总体符合预期。在较高基数之下,景区客流保持韧性,酒店价格压力仍存。整体来看,居民休闲游消费需求韧性再次得到验证,有望增强市场对全年服务消费持续增长的信心。(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