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舟老师,原名刘景祜,1908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邳州市(原邳县)官湖镇新华村,毕业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撞长国画。1996年去世,享年88岁。

刘老师在徐州艺专学校毕业后,常被邀请去给人家画画和题跋,将刘景祜改为刘先舟,从此起用此名。

刘老师是我四年级的班主任,兼代语文、图画、大字课(我们那时候的图画、大字课现在叫美术、书法课)。我时常怀念他,多少年来一直想写一篇回忆录,只因资料不全没有动笔。这次为了写好这篇文章,真实地反映刘老师一生,在丁庆军同学的帮助下,联系到刘老师的亲属,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刘先舟老师在家时很少言语,很少和儿女们交流工作的亊,谈及一生的经历,亲属知道的不多。更为遗憾的是他的九个孩子中没有一个传承了他的艺术事业,他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件珍贵的作品,仅留下两枚使用过的印章,一枚是“下邳刘氏”、一枚是“刘先舟印”。

后来又经过陈国伟同学的介绍,走访了教育界的老师,更进一步了解到刘老师在世时的一些事情。刘老师曾上私塾十年,1933年考入徐州艺专,1936年毕业,1946年秋任宿羊山小学教员,后被邳县县政府派任官湖小学校长二年,1948年10月官湖解放后,邳县人民政府安排他继续在官湖小学负责,筹备复课。1949年9月调到邳城小学任教员,从此就参加了革命的教育事业。

刘老师从解放后到退休,在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在邳城小学、戴圩小学、大顾家小学、新营小学、圈子小学、左庄小学任教。

1963年9月在左庄小学任教,在“文革”期间,档案中记载他在1946年参加过国民党(1948年12月己向邳县公安局办过自新手续),家庭出身地主,受到了批斗,被停职回家。后来又恢复正常工作,1979年6月退休于新营小学。

在我记忆中,刘老师生活特别艰苦,穿着朴素。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总是穿着一件衣服,夏天的衣服是晚上洗,白天穿。冬天始终穿着那身蓝色中山装棉袄,褪的残颜落色。特别是冬天,每个星期六回家,就看他把唯一的那床蓝色印花薄棉被,打成圆捆背着回家,星期天的下午又背着返校。

走访刘老师的亲属,在我谈到刘老师每星期回家要把被子带回家的事,引起了他们的回忆。亲属回忆说:我们姊妹九个,由于姊妹多,年龄都很小,不能劳动,仅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我们,经济条件差,生活十分艰苦,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铺盖很紧张,几个小孩挤在一张床上,盖一床薄被,如果星期天父亲不把被子背回来就没法盖。还回忆说:“他们家没有房屋,住房是借别人的,在记忆中他们家在官湖搬有七、八次家。刘老师一生作过很多字画,留作赠送给好友作纪念。由于每次搬家保管不善都要损坏一些、丢失一些。

亲属还介绍了刘老师一幅作品《娱乐图》,内容是湖边有垂柳、小屋,岸边有小鸟、蝴蝶在花丛上起舞,湖面有人划着小船、鱼儿在水中游,所以叫“娱乐图”。这幅作品在“文革”前送到南京参展,展会结束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开始,拿回放在家中,被当时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抄家,收到大队部,放在大队部的梁头上。多年后从大队部取回家,稍有点受潮,修复完好保存起来。



刘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写毛笔字。小学四年级设有大字课,每周一节,那个年代没有墨汁,使用的墨汁都是手工用墨块在砚台里磨墨。磨墨占用的时间比较长,每节课还要完成十二个字,晾干后才能交给老师,很快一节课就结束了。刚开始写毛笔字,同学们的手不太利索,特别是磨墨,同学的手笨,刘老师就耐心地指导怎样磨墨,并细致地教同学们怎样握笔、运笔的技巧,有时还手把手的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把手教我写“宿舍”二个字,我跟刘老师学写的是颜体字,自从离开学校就没有练习写过。当时我在刘老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不仅在学校完成课堂十二个字,有时回家也练习,基本功练的扎实,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拿起笔还能找到当年的感觉。

刘老师擅长国画。在图画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要想画好一幅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构图,这是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比如留下适当的空隙、空白、边框等。

第二,画中还要注意轮廊。轮廓是指绘画中界定描绘形状、大小、粗细、高低等。这些是用来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线条,轮廓还是绘画中的基本步骤,也是一副最基本的起始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笫三,画中的明暗。明暗是指画面上物体在正常光线的照射中,受光、背光、反光各部分的色彩,亮度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表现手法。

图画课,老师根据不同的季节、环境,有时将画好的一幅图,拿到课堂上让同学们参照模仿作画,有时是老师在黑板上现画,边画边讲。

我们那个年代,同学们对美术不太感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学,都是应付,课后也很少练习。现在同学们相聚,谈到刘老师的图画,大家都感觉到多好的学习机会,没有抓住,失去了好好向刘老师学习的机会,真感到后愧。

刘老师的一生,由于精神和思想长期受到压抑,才艺没有充分得到施展与发挥,以至于作品也没有留传于后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