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引发关注,赖清德相关涉两岸言论成焦点,也让“赖清德主动求和”这一话题热度攀升。
赖清德在不少场合表现出求和姿态,比如在参加海基会“大陆台商春节活动”时,声称希望两岸“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 。从表面上看,这话似乎传递出其对两岸关系缓和的期待。可要是回顾赖清德以往的行径,就能发现他的求和诚意实在可疑。他一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宣扬分裂言论,像是在民进党内部会议提及美国是台湾重要盟友,甚至妄图通过扩大对美投资、增加对美天然气和石油采购比例来讨好美国,全然不顾台湾地区的实际利益和两岸同胞的情感。这种一边求和,一边搞小动作的做法,很难不让人质疑他的真实目的。
台湾(资料图)
赖清德的求和诉求,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从岛内局势看,绿营发起的“大罢免”行动虽来势汹汹,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反对声音。民进党当局为了配合“大罢免”,可能继续冷冻两岸关系,可这一做法已经让岛内民众和台商不满。多位台商在海基会“2025大陆台商春节活动”上呼吁民进党当局持续开放、扩大两岸交流,包括加速大陆专业人士赴台交流,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增加两岸定期航班等。这表明,赖清德若想缓解岛内的反对声浪,改善与大陆的关系是一条不得不考虑的途径。
从国际形势来讲,特朗普的政策给台湾地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高关税与“保护费”疑云笼罩下,赖当局对特朗普即将施加的压力毫无应对之策,只能寄望扩大对美投资来换取美国“网开一面”。但从特朗普的战略方针来看,台湾在他的棋局里,作用有限,甚至可能成为被宰割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赖清德试图通过与大陆缓和关系,来减轻外部压力,也是有可能的。
台湾(资料图)
面对赖清德的求和,大陆也明确给出了两个关键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容改变。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两岸关系才能改善发展,台海和平才有切实保障,两岸交流、对话才能顺利开展。赖清德口口声声说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可要是不承认这一原则,那所谓的求和就只是空谈。
第二个条件是撤除对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设置的种种障碍。在两岸旅游问题上,大陆一直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各领域交流常态化。2023年5月恢复台湾居民来大陆团队游,2024年4月、8月先后对福建居民赴马祖、金门旅游和赴岛内团队游作出安排,并采取措施切实推动。2024年12月,明确表示乐见包括上海居民在内的大陆居民早日恢复赴台旅游,将积极研究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反观民进党当局,2020年以新冠疫情为借口禁止大陆居民赴台,叫停岛内旅行社经营赴大陆团队游业务,迄今未解除“禁团令”。2024年6月又将台湾居民来大陆旅游警示调升至“橙色”,拒不回应全面恢复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对台湾旅游业界提出的平潭到台湾包船申请也迟迟不回应,大陆居民首批赴台团队游的名单至今还搁在民进党当局有关部门的案头。这些障碍不撤除,两岸关系难以真正回暖。
台湾(资料图)
如果赖清德接受这两个条件,对两岸关系发展有着诸多积极意义。政治层面,两岸官方对话有望恢复,过去因为民进党当局搞“台独”,制造“新两国论”,导致两岸官方对话趋近于零。一旦恢复对话,许多两岸间的分歧和问题都能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经济层面,两岸交流合作将更加顺畅。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市场,大陆的庞大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能为台湾的企业和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能带动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大陆专业人士赴台交流,能促进两岸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社会层面,两岸民众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相通,加强交流能让两岸民众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减少因为政治因素造成的隔阂。
台湾(资料图)
要是赖清德不接受这两个条件,那他的求和就是一场闹剧。两岸关系会继续僵持,台海局势也难以稳定。从过去的经验看,民进党当局搞“台独”,只会让台湾地区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损害台湾民众的利益。比如,蔡英文时期对美国趋奉逢迎,花重金与特朗普通话、对“莱猪”开绿灯、逼台积电到美国建厂,看似讨好美国,实则让台湾地区的民众承受食品安全风险,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赖清德若继续走这条路,台湾地区的未来堪忧。
对于大陆来说,坚持这两个条件,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也是为了两岸同胞的长远福祉。在国际上,这也向其他国家释放了强烈信号: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行为都不会得逞,只有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才能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台湾(资料图)
赖清德的求和,是真心还是假意,关键看他能否接受大陆提出的两个条件。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台湾地区的执政者,要以民族大义为重,摒弃“台独”思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希望赖清德能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两岸关系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