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档,本以为群雄混战的局面,却成为了《哪吒2》的一枝独秀,不但很快冲破国产片影视记录,更是朝着100亿+票房的记录冲刺着。
如果单从《哪吒2》的影片质量本身来说,这100亿+票房显然是实至名归,不管是饺子导演5年磨一剑的精益求精,还是制作团队的工匠精神,亦或是从影片本身的特效、剧情来说,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代表了目前国产动漫的最高水平,甚至放到国际上也相当拿得出手,足够作为国产电影的天花板代表。
虽然在另一些人看来,《哪吒》从技术上来说,距离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那些国际顶尖动漫,还有一定的差距。
客观上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目前在动漫技术上还存在被“卡脖子”的阶段,毕竟国产动漫能做到《哪吒》这个票房程度的只此一家,没法像那些美国动漫大片经过数十年积累,那样拥有全球市场保底,能不计成本的投资、有顶尖的研发团队专门为做动漫设计最新版的软件、开发脚本,我们暂时只能处于追赶者的位置,光靠一部哪吒还很难改变这种局面。
但单从票房上来说,《哪吒2》已经足够成功,在国内突破10亿美元,已经打破了《星战7》在北美创下的单一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纪录,甚至在国产片在海外市场不管是面临文化差异,还是被打压等原因,还很难走出去的阶段,光靠国内市场就能冲击全球影史前二十乃至前十的地位。
时过境迁,如今的国内观众已经过了盲目推崇好莱坞大片的阶段,国内票房排行榜排名前列的好莱坞电影,也就只剩下了6年前的一部《复联4》。而“国产保护月”也已经成了个历史名词,如今在中国市场,应该保护的反而是好莱坞大片了。
虽然《哪吒2》的成功证明了,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能推出这样以一己之力,光靠国内市场就能对抗好莱坞的全球市场,但是仅仅靠《哪吒2》这样赢家通吃,票房口碑都炸裂的极少数例子,还是难以证明国产片整体真正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整体大盘并没有什么明显增长,已经接近饱和甚至反而有萎缩的趋势,今年的春节档大爆过去,恐怕又得面临长期的低迷,偶尔小爆的状态。
比如按照去年的国内总票房来看,哪吒一部电影就能占到差不多20%,显然是不太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市场。
诚然,这跟如今的经济形势,娱乐方式的转变和多元化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近年来,如同《哪吒》以及《流浪地球》系列等票房口碑皆突出,能兼顾商业性和艺术性好电影太少了,我们的国产片整体质量、多元化程度还是做的不够,才会出现《哪吒》这样赢家通吃,显得其他电影都不够打的奇怪现象。
光从今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来看,《哪吒》以外,也就一部《唐探》勉强还算能打,但不管票房和口碑比起前系列也没有什么突破,至于剩下的《熊出没》《封神》IP,票房口碑比起前作都呈现明显下滑。
至于《射雕》《蛟龙》,更是代表了曾经火极一时的武侠片和主旋律片的落寞,难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
显然,国产电影要真正崛起,一部《哪吒》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好电影,来把观众拉回影院,而不是让影院指望一年爆一部,一次吃一年这样的奇怪现象。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