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枚东风-41洲际首次同框亮相
解放军火箭军的核导弹部队通常不会轻易曝光,不过,前一段时间解放军火箭军的核导弹部队罕见曝光,7枚东风-41核导弹同时起竖的画面极其罕见,甚至公开曝光了东风-41核导弹的部署地点,中国为何不再隐藏核大棒?
01:7枚东风41同时曝光
论起解放军各部队的保密等级,保密程度最高的当属核导弹部队,外界也只能通过国庆阅兵等重大庆典活动领略核导弹部队的风采。自从东风-41洲际核导弹首次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上首次曝光以来,这款战略底牌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在前几天的拜年视频中,7枚东风-41洲际核导弹同框起竖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解放军以罕见自信和开放姿态展示最新型核导弹。
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军抽调2支东风41导弹旅组建核导弹方队,
这是新型核导弹首次公开亮相
作为我军核武库中的最新型号,东风-41核导弹自首次亮相以来就受到了国外的广泛关注,霸气的八轴运输发射车和超大的弹头,无不彰显新核导弹在解放军装备序列中的特殊位置,外界将东风41作为重点分析型号来预测解放军核武库的最新发展。
普遍认为东风-41导弹射程应该超过了1.3万公里,将大部分北美洲和全部欧洲纳入打击范围,可以携带数个数十万吨的分导式核弹头。
此次公开曝光的东风-41是一款采用了越野发射车底盘,具备无依托发射能力的机动式洲际核导弹,依托布置在大山深处的洞库基地实施隐蔽和分散,接收发射反击命令后,迅速占领发射阵地,进入发射流程,对敌实施核反击。去年,解放军展示东部战区整建制的东风-26导弹旅,这次拿出部署在北部战区的东风-41核导弹部队,这里头大有门道。
参加国庆阅兵的火箭军各型导弹装备依次通过检阅台
02:部署位置曝光不怕泄密
对于核导弹部队来说,隐蔽是最大的生存保障,此前,中国从来没有公开过火箭军核导弹部队的部署位置,就连常规导弹的部署位置也很少公开于世。
不过,现在解放军却改变了由来已久的宣传报道传统,在央视的新闻报道中明确提及了北部战区,这就相当于直接告诉潜在对手,我的核导弹部署在哪里。
军事改革以后,解放军的战略防区设置和军兵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五大战区替代了存在数十年的七大军区,北部战区是在原沈阳军区和济南军区的防区基础上重新设立而来,主要负责中国北方战略方向的军事防御任务,将东北方向和朝鲜半岛方向统一纳入北部战区的防御方向,从而优化了战略区域的协防体系。
演习中的我军导弹部队
解放军为各大战区均配属了火箭军导弹基地,下辖若干个核导弹旅、常规导弹旅、巡航导弹旅等等,打击不同方向、位置的对手,既可对潜在敌国实施常规战役战术打击,也可实施核打击。
此次公开亮相的7枚东风-41导弹发射车都来自于部署在北部战区辖区的核导弹旅,向外界清晰无误传达解放军核导弹部署的部署方向,甚至可以猜测出具体的位置,这就是今天我们表达出来的强大军事自信,从韬光养晦下的“有限威慑和”到,中国的核战略使用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03:中国为何不再隐藏核大棒
林海雪原中的东风31A洲际核导弹
外界分析中国的核威慑战略已经发生了变化,基于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开始逐步逐步走向透明和开放,逐步公开核打击力量,借此震慑对手。
一是中国核力量实力大幅增长,长期以来,中国奉行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战略,只有有效保障核力量的隐蔽性,才能充分发挥核力量的威慑性和安全性。当外界猜测中国只有数十枚核载具和200-300枚核弹头时,将国之重器隐藏起来是最佳选择,通过战略模糊让对手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库对中国实施核打击。
当解放军的核武库发展壮大后,适当展示战略底牌成为了震慑强敌的有力手段,大方展示核导弹部队的位置和战备水平,这是我们对核防护工程、导弹性能和反击体系建设的绝对自信,有能力打消任何对手的冒险冲动。
今天,中国的“三位一体”核反击体系已经具备强大实战能力,庞大的陆基机动式洲际核导弹和井射核导弹投入使用,第二代094战略导弹核潜艇开始执行战备值班任务,空基战略核力量建设也已步入正轨。
二是国际斗争环境出现了变化。
当世界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把中国当做未来的主要对手后,中国的外部战略环境明显恶化,韬光养晦的战略决策已经失效,那就大胆展示自己的实力,只有如此,才能震慑宵小,才能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