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高效办

——用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三)


2月7日,石家庄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事员讲解相关政策。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以前在各窗口来回跑,现在是一窗服务,办得非常快!”前不久,石家庄国控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张女士办完业务后,禁不住连连称赞。

在石家庄市政务服务中心,得知张女士要办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业务,帮办人员主动服务,帮助她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在线填报申请信息后,不到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企业变更登记、税务变更等业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2024年,河北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国家部署的第一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高标准落地实施,累计压减跑办部门97个、办理环节104个、申报材料229个、办理时限222日,压减率分别达89%、89%、77%、67%,均居全国前列。

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实现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目前,我省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业务11.5万件。

1月初,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产业港项目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进行建设主体内部施工。

“多亏了联合报装‘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不我们现在可能还在跑办报装手续呢。”该项目负责人丁源说,得益于此项改革,他们仅用3天就办完了项目燃气、排水、自来水等报装手续。

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往往涉及通水、通电、通气、通网等报装事项,过去办手续少不了“多窗跑”。

去年,秦皇岛市通过推行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办理程序中现场踏勘由7次合并为1次,办理时限由3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报装效率大大提高。

审批持续“瘦身”,服务不断“加码”。近日,唐山中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快速完成企业信用修复,解决了招投标难题。

此前,该企业由于失信行为在参与招投标时遇到障碍。在满足信用修复条件后,企业办事员在窗口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下,填写申请表,并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提交材料。整个信用修复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

目前,针对企业行政处罚、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3类失信信息,企业都可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实现“一网办理”。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一次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改革,更是一场政府效能提升、集成服务、业务重构的深度探索。

为破解涉及部门多、业务链条长、系统平台贯通任务重的难题,河北将涉及的所有事项名称、材料、时限等要素进行省市县乡村五级统一,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中枢,在大数据支撑下,对“一件事”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多表合一”“一次提交”“一网申请”,让群众办事更加高效。

“以前给孩子办理新生儿出生证明、户籍登记等手续,得跑几个部门,全办完最少也要20多天。现在所有事项都能在手机上办,一趟不用跑,提交一次材料,5天就全办好了。”提起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刚生完二胎的辛集市民孙乐赞不绝口。

去年11月,河北正式启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程序。新生儿父母可以一次性线上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首签)、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本省户口登记、预防接种证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申报、社会保障卡申领、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新生儿居民医保缴费等9个事项。截至目前,我省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突破4万件,近70%的新生儿父母选择线上服务。

从“人工跑”变为“数据跑”,“高效办成一件事”办出了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目前,我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91个部委系统、58个省级系统对接,1067个政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冀时办”App上线政务事项5816项,实现重点民生领域全覆盖……

服务没有止境,改革没有终点。记者了解到,第二批留学服务、就医费用报销、公积金贷款等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目前已在我省上线试运行。(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张辰

编审:徐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