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科研是严谨的学术探索,武侠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科普是知识的通俗传播,三者看似毫无关联。然而,有这样一名老师,他却能在这三个领域中自由穿梭,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就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徐鑫。
徐鑫的作品《晴耕科研,雨读金庸》,入选第四届“武侠文学金剑奖”提名奖。是获奖的23人中,唯一具有理科背景的获奖者。
“武侠文学金剑奖”是中国武侠文学界的一个重要奖项,1995年首届金剑奖金奖获得者便是金庸和梁羽生两位大师级人物。本届评选面向2018年至2023年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武侠文学作品(含玄幻武侠)及研究著作,经过三个月的初评、复评、终评,最终确定了获奖作品和作者。奖项设置分为创作和研究两大类,分别选出评委会特别奖,金、银、铜奖以及提名奖,共有23位作者的22部作品分别摘得上述大奖。
《晴耕科研,雨读金庸》
科研与人文的双向连接
在众多获奖作品中,徐鑫的《晴耕科研,雨读金庸》展现了理工农医与人文社科的深层联系。该书不仅是对金庸小说的解读,还通过多个科学故事引领读者走进科研的世界,而在这样的对科学故事的讲述中,该书总是从金庸小说中为人熟知的故事进行独树一帜的导入,令人觉得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例如,书中用“少林寺:藏经阁的灿阳”引出“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用“明教:圣火令的坠落”引出“白血病治疗研究的贡献”。这些真实故事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让人看到人文情怀在科研中的重要意义。
2023年该书出版后,徐鑫应邀到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广东省立图书馆中山讲堂等地进行讲座,针对“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家国情怀,以“晴耕雨读”为切入,进一步发展为文理兼容、道器并重、张弛有度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金庸小说中很多侠肝义胆的人物,未尝不能归结为“乐道济世”追求的体现。
徐鑫赴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参加美国血液学年会,展示干细胞实验室研究成果
基于《晴耕科研,雨读金庸》中科研与人文双向链接的角度,徐鑫最近又有了一些新的探索。
《细胞史记》
科研与人文的融合探索
除了《晴耕科研,雨读金庸》,徐鑫还在生命科学领域探索科普新方式,将科研与人文融合,创作了《细胞史记》,并于2024年9月出版。不同于传统科普书籍,《细胞史记》融入了哲学和艺术的视角,通过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讲述细胞生物学。
声明
本文 来源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以上 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