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
是84岁老人马富强
在屯秋铁矿度过的第60个春节
春节前几天
他像往年一样
给退休职工发放完慰问品
再锁好办公室的门
除夕那天
老马的儿子女儿回来过年
吃完年夜饭
儿子又提出接父亲到城里安度晚年
但老马还是那句话
“我在这里还有工作,离不开!”
一个84岁的老人
能有什么要紧事可干呢?
屯秋铁矿位于柳州市鹿寨县
1958年开始建设
是柳钢的铁矿原料基地
那时候
柳钢每年至少要消耗
30万吨屯秋铁矿原料
被泥土里的铁矿成分染红的马路
是这里独有的标记
因为屯秋铁矿
上万人来到这里工作、生活
学校、球场、电影院、标准游泳池、歌舞厅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这里曾经繁华得像一座小城
然而大半个世纪过去了
因为铁矿减产
大家都陆续都离开了
这个热闹的地方
如今人去楼空,无人问津
但也有一些人还留在这里
84岁的马富强就是其中一个
老马是1966年来到屯秋铁矿
那一年,他24岁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
但他勤奋好学,努力上进
不仅进了宣传队
还成了矿上的工会副主席
老马说,做矿工真的很辛苦
剥矿泥、运矿石
在深山老林里值夜班
如今说起这些
他的脸上却满是笑意
或许对他来说
过去的苦
早已成为回忆的一部分
总有人问老马
为什么不去城里安享晚年
老马说:
“这里还有20多个退休老人要管,
办事或发放物品要有人去跑腿,
平时他们有什么难事也要有人帮,
就连和老伴吵架,还得有评理的人。”
老马细心地把退休员工的电话号码都写在一个小卡片上,方便联系。
“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了”
老马拿起一把钥匙
打开最里面的一间房
这里干净整洁
还有很多勾起人回忆的老物件
木头做的报夹、老式文件柜、掉了漆的保温瓶
虽然
这个上万人居住过的“小城”
如今只剩下
荒废的房屋、球场和学校
但他还是很舍不得
看到他眼睛中一闪而过的落寞
或许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
才懂得这份刻在骨头里的情怀
记者问他
年纪那么大了
为什么还要管那么多
老马说
等这些退休老人都走了
他就可以放心离开了
可是
他已是这20多个人中
年纪最大的
他拿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
里面都是奖状、奖章和荣誉证书
老马在发黄的光荣册上
准确找到自己的名字
这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荣耀
他说,他要对得起这些荣誉
“我是一个党员,
为人民服务我感到很开心。”
这一天
老马说了很多
有往事,有回忆,也有骄傲
老马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网友们纷纷留言
尽管岁月流逝
铁矿的繁华不再
但许许多多像老马一样的人们
为一份事业奉献了一生
他们就像这一条条染红的马路
在这片土地上深深烙印
致敬所有在工作岗位上
默默奋斗的人们!
2016年
今报记者曾对屯秋铁矿
做过一次专访
9年过去
屯秋铁矿也像老报纸慢慢在褪色
纸张油墨可能会湮灭
但是
记忆不会消失的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在柳州鹿寨县屯秋村附近山间,是柳钢屯秋铁矿的所在地。上世纪50年代,当地的一位村民在这里捡到几块不一样的石头,就是这几块石头,引出了经营至今的屯秋铁矿。正是有了这片矿区,今天成为中国西南片最大钢企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柳钢)才得以建立。如今,屯秋铁矿已走过半个多世纪,仍在源源不断地为柳州冶金工业输出“血液”。
不一般的石头
在鹿寨县政府官方网站上,有一段屯秋铁矿发现的往事。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屯秋乡干部杨胜德从住处回到屯秋区公所,在常走的古板到拉洞村后三帽岭的山路上,看到许多褐色的石块。他捡起拿在手上掂量,发现这些石头要比别的石头重很多。这么重的石块,会不会是什么矿物呢?
当时,地方人民政府号召群众积极报矿,并进行了报矿知识的宣传报道。杨胜德称,他发现这几块石头后,就将其捡回用布包好,依照当时宣传报道上的地址将石头邮寄了出去。几个月后,杨胜德收到矿业部门的来信,附有一份化验说明,说他寄送的是褐铁矿,有开采价值。因为报矿,杨胜德还受到上级矿业部门的表彰,得到奖金100元,而当时他半个月工资才只有10元左右。他还得奖励了一个背水壶、一本日记小册子、一把找矿用的小铁锤和一个放大镜。
1957年,杨胜德被通知作为广西的代表之一,到北京出席报矿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可惜,由于工作变动,当他收到通知信时,会议已开完。据他口述,没能到北京出席这次会议,成为了他的终生遗憾。根据《柳钢志》,屯秋铁矿在上世纪50年代,由屯秋乡干部杨永明、杨胜德首先发现。1957年,广西省工业厅和省地质局派出工程师进驻屯秋查勘。1958年5月,经中央至地方层层审批,屯秋铁矿得以开始建设。1958年9月,“屯秋铁矿详细勘探报告”提交。“发现屯秋铁矿,就是发现了矿源,考虑到这一点,当时国家的相关部门才同意在柳州建立钢铁企业,柳钢亦是始建于1958年,屯秋铁矿与柳钢同岁。”屯秋铁矿一位工作人员说。
建矿之初的工人食堂,就地取材用石头筑成。如今石头房已没有屋顶。
老矿工的峥嵘岁月
3月3日,61岁的老矿工叶新明在离开矿区近10年后,又回到矿上。一行人驱车来到矿区东矿洞,这里曾是矿区建成后各个工段的所在地,如今,一排红砖平房已无人使用,只有里面的各种办公物件还记载着当年的时光。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叶新明进入砖房中的一间,在墙壁上一个标杆班组的牌子还挂着,“这就是叶师傅当年做班长时获得的荣誉。”叶取下牌子捧在手中,戴起几十年前的矿工藤条帽,在镜头前与青春往事合影。
与铁轨同时停用的矿区破碎段。
“这就是以前拉矿的‘小火车’。”叶1976年到屯秋铁矿工作,是一名电机车司机。在一间已废弃的红砖房中,地面的铁轨上还卧着他当年曾开过的,架线式矿用电机车,这就是他口中的“小火车”。这辆电机车车厢在后,货斗在前,浑身黑黝黝,车厢里只容得下一人乘坐。而打开电机车前斑驳的铁门,就可以通往装载原矿的“龙洞”。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矿用电机车由湘潭电机厂制造,主要用来进行原矿运输,可以拉14节车厢。
叶说,原矿就在各个山头的山顶,当年在山腰间都铺上了环山铁路,电机车就在这些铁路中穿梭。原矿开采好后,用车运到溜井里,溜井和“龙洞”联通,送矿工将原矿送到电机车上,再用电机车拉到破碎口,通过“大破、中破、小破”三个程序,破碎好的矿粉再装到火车皮上,然后通过屯秋专线铁路运到柳钢。而将原矿从矿口运到溜井的大型运输车是前苏联制造的,那时有几十辆,矿上的人都叫它“克拉斯”(音)。
准备复绿的老开采区。
上世纪90年代停用的矿区铁轨,如今几乎被数米高的荒草掩盖。60年代至90年代,屯秋铁矿通过该条铁轨直达柳钢。
一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的电机车仍然停留在老矿区工房内。
曾经的山中矿城
《柳钢志》称,屯秋铁矿是柳钢的铁矿原料基地,矿石的主要质地为赤铁矿,整个矿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工程由武汉矿山设计院设计,设计规模为年产200万吨矿石。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屯秋铁矿正是大兴建设的时期,按照边建设边开采的思路,在鼎盛时期,屯秋铁矿内共有职工、职工家属以及冶建等合作单位的职工共近万人。
“我们每天早上在山脚下坐卷扬机上矿工作,以前每天上班,密密麻麻地排满人等着坐卷扬机。”叶新明说。而据现在还住在屯秋铁矿附近的人说,屯秋铁矿生活区有一个街市,这个街市过去很热闹,有邮局、银行、商店,街上来往的人既有矿上职工也有周边村民。现在,即使逢年过节街上也没有什么人了。
柳钢矿业公司的职工黄忠云从上学开始就在屯秋铁矿生活,当年热闹的场景她至今印象深刻。黄忠云说,矿上那时有露天电影,如果哪天要开演,还没天黑广场上就被占位的小凳子挤满了。随着矿区基建的逐渐完成,以及市区矿业公司的建成,矿上的职工渐渐迁出,如今还在矿上的只有百来号工作人员,主要是满足铁矿日常的工作需要。
在这个街市,记者看到,当年的邮局已废弃,只有斑驳的绿墙、绿漆铁门,还依稀地让人看出它曾是邮局。生活区里最初建起的红砖平房已无人住,而年代久远、曾是工人食堂的石头房子,只剩下一面墙壁。
别样的矿上生活
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矿山职工和家属有4000人左右,矿区内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包括柳钢“三中、四小、五幼”,除了电影院,还有篮球场、足球场、标准游泳池、歌舞厅等。
黄忠云说,过去,矿上的人要到市里,可以选择坐班车,也可以选择坐火车。班车有两趟,一趟到鹿寨,一趟到柳州,火车只有一趟,就是从南站到拉洞的。那时候的火车还是蒸汽机车头,车厢里是木头靠背椅,就和现在电影中的老火车一样。
屯秋铁矿毗邻鹿寨、柳城、融安和桂林永福县,在矿上,人们有“吃在柳城、住在鹿寨、喝永福水、去融安上班”的说法。原来,过去柳城东泉的菜农,都是搭南站-拉洞火车,到屯秋卖菜,所以矿上人们吃的菜都是东泉乡的菜;而大家喝的水则是从永福方向流过来的;矿上的生活区在鹿寨县境内,但开采区则在融安县。
因为矿区就像一个小城,所以矿上的人们彼此之间都很熟悉,像林师傅和黄忠云,虽然年纪相距甚大,但是彼此聊天时都叫对方的外号,“在矿上,大家都喊外号,没有谁没有外号的。”林师傅说。
曾经热闹的矿区还有许多有趣的往事。比如,矿山上的莲藕塘,据黄忠云说,曾经有个水塘,有人无意中扔了一截莲藕下去,谁知这个莲藕竟然开枝散叶在塘里繁殖起来,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莲藕塘结出来的莲藕竟会意外地粉糯好吃。矿上还流行打篮球、马拉松赛,也正是这样,矿区篮球队曾是柳钢系统内数一数二的强队。
老矿区新气象
经过58年的发展,屯秋铁矿如今仍在为柳州的工业服务,并且成为广西最大的铁矿。20岁出头的李来兴是矿上的一名年轻员工,今年4月,李来兴和工友们对破碎线的锤破机进行小改造,采用合金锤头代替普通锤头,平均工作寿命约70小时,比原用的普通锤头提高了20多倍。如今,屯秋铁矿的年产量达为20万吨,品位一直稳定地保持在47%-49%间,比去年提高了10%,充分发挥出了低品位矿石在配矿中的作用。
而近年来,“绿色矿山”的理念渗透到矿山的每个角落,比如在运输道路上,洒水车会频繁作业,将扬起的粉尘降服。矿业公司团支部书记李来兴介绍,公司正考虑将一套先进的BME抑尘系统移进矿山用,进一步改善工作现场环境;正着力上马2号、3号破碎线、半移动破碎线的除尘系统,引山泉、建水箱,对原矿洒水,设备安装后将大大降低破碎现场产生的粉尘;还设想在采区料场增加喷淋系统,循环利用沉淀池的水,在出料口进行喷淋,降低粉尘。
屯秋铁矿还努力降低能源消耗,降低选矿比,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开采完的矿区实行复垦绿化。今年3月份,矿业公司在屯秋铁矿8号排土场种植了1300株桉树苗,复垦面积达5000平方米。计划6月份之前在9号排土场种植5000多株小叶榕,撒草籽,复垦面积16000平方米。在矿山下面的生活区,今年以来还种植桂树苗250株,桉树苗100株,樟树苗40株。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李宁琳/文
见习记者何俊涛/图
南国今报此前报道
值班编辑 | 卢方诗
精彩视频
雨雾!潮湿!回南天!柳州天气要变
“中国红”入场!全场沸腾!
突发!多人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