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2月8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工作会议获悉,2024年,青海水利投资再创新业绩,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71项,总投资243.2亿元,同比增长105.4%。全年落实水利投资56.87亿元,同比增长8.99%。完成水利投资52.7亿元,为目标任务103%。增发国债项目83项,安排国债资金21.65亿元,工程全面完成,投资完成率100%。其中,积石山地震恢复重建水利项目33项,安排国债资金5.52亿元,工程全面完成,投资完成率100%。
高原水网建设加力提速,引大济湟工程从建设向投产达效转段,100.49万亩田间配套项目具备供水条件,满足西宁市日供30万立方米用水需求。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大坝顺利封顶,哇洪、满坪等6座水库下闸蓄水,新增供水能力1.6亿立方米。12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有序实施,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6.28万亩。塔塔棱、石哈龙等12座水库加快建设。乐都区杨家水厂、大通县大河滩水厂等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审批进展顺利,引黄济宁、三滩引水生态综合治理、香日德水库及配套灌区、引通济柴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民生水利保障水平巩固提升,完成海东市35处万人供水工程省级标准化认定,配置净化消毒设施近500处,从源头到水龙头全链条安全供水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街接、增发国债等资金10.38亿元。平安区响河峡水库、六台水库两项小型引调水工程试点建设,大通县、杂多县两个城乡一体化及同仁市浪加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开工建设。
水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强化,贯彻《黄河保护法》《长江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水生态保护治理行动有力有效实施,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域岸线、水土保持空间严格管控,河道管理范围非法采砂、人为水土流失有效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0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7.4%。核查河湖遥感图斑9043项,整治“四乱”问题64项,核查整改率100%。全省建成幸福河湖66条(段、个),群众满意度达93.3%。湟水流域水质攻坚战成果持续巩固,干流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母亲河复苏行动成效显著,受到水利部通报表扬。
此外,3批次通报整治规范招投标工作6方面7类典型案例。完成黑石山、扎毛2座水库省级标准化管理评价认定,大南川、盘道、温泉3座水库和10段3级以上堤防市州级标准化管理评价认定。持续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全力推进,反馈风险隐患问题661项,完成整改633项,整改率95.8%,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水利建设管理提档升级。盐湖资源无序开发、小水电开发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等各类涉水问题整改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