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来渠首的游客多,我们做志愿服务,也是为家乡水质保护尽一份力。”正月初六,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一大早,穿着印有“渠首银发护水队”字样红马甲的九重镇退休干部王光军就跟几位队友一起,来到渠首大坝附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或捡拾垃圾,或宣讲环保知识,顶着寒风,穿梭在络绎不绝的游客中,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渠首银发护水队发起人之一,王光军并不是一时起兴。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为了守好这库碧水,县里先后关停涉污企业380多家,取缔养鱼网箱5万余箱,关停养殖场600多个,植树造林60余万亩,成立3000多人的专业护水队伍,全民守水护水。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水护水活动,我们退下来的老党员能为组织做些什么?”王光军说,退休后,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经过充分讨论,2016年3月,淅川县第一支由老同志组成的保水质护运行志愿服务队——九重镇“保水质护运行”渠首银发志愿服务队成立。

“一号召,镇上42位退休同志都加入进来了。李红霞负责宣传,王克瑞负责活动组织协调,丁书声负责勤务安全工作……我们按照自愿参与、就地就近、义务服务的原则,给每人规划了路线、制定了任务。”王光军介绍。

更让王光军欣喜的是,淅川县其他沿库乡镇退休干部看到他们的行动后,也相继成立了保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为水质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为更好发挥这支银发队伍作用,淅川县成立“保水质 护运行”渠首银发志愿服务总队,聘请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梁瑞玲任总队长,10个沿库乡镇志愿服务队为分队,并向全县老年朋友发出倡议。就近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目前,这支队伍已发展壮大到346人。

“红霞,又带着小孙女来护水?”与笔者交谈间,王光军乐呵呵地跟迎面而来的护水队员李红霞打招呼。“她可是先进典型,小孙女受她影响,节假日的护水活动,从不落下。放寒假,她也过来了。”顺着王光军手指的方向,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小姑娘正仔细地捡拾干渠边的枯树叶。

“放假前,刚好赶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护水队的爷爷奶奶专门在学校举办了书画摄影展,还给我们讲了很多环保小知识,同学们都说假期要做‘环保小卫士’,我可不能落后。”小姑娘认真地说。

教育感召,总在潜移默化间。该志愿团队每年开展主题报告、文化文艺演出等志愿活动30余场次,宣传环保政策、讲述移民故事,提高青少年保水护水意识,教育引导群众参与,推动保水护水工作从“独角戏”变成“协奏曲”,此外,还常态化开展巡查监督,累计反映污水排放企业、养殖场29家,经有关部门查实后,关停污染企业、养殖场11家,停业整顿18家。

“2024年12月30日,我们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这是荣誉,更是激励……”夕阳西下,“王光军们”的背影渐渐远去,那一抹抹“志愿红”却成为渠首大坝上永恒的风景。正是在无数个“王光军”的努力下,才使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饮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有力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作者:康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