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99
近日,有网友偶遇导演饺子前往体检,面容憔悴,身体状况惹人忧。
不知其真假。但至少,饺子为了《哪吒》消耗不轻,拼得人已憔悴。
据称《哪吒2》票房预计可突破百亿,饺子可分得10亿或以上。
这都是网上所传,无法确证其真实。
饺子杨宇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2002年,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毕业的杨宇决定放弃医学,投身动画行业。
他遇到了理解他的父母。
辞职后,杨宇蜗居家中,啃老3年,失业6年,靠母亲1000元退休金生活,每天伙食费不超过10元,一箱泡面吃半个月。
据说,因为长期吃速冻水饺,他取艺名“饺子”。这可能牵强。
又据说,他用一台电脑、一套盗版动画软件,每天16小时“闭关”做短片。
期间,一人包揽编剧、分镜、建模、特效等。
亲戚讥讽他“名牌大学生在家啃老”;邻居甚至背后议论“老杨家养了个精神病儿子”。
所有的据说,都在为青年励志找榜样。
但榜样只能参考,很难学,更难复制。
因为榜样的专业你可能不懂,即便你懂,人家已登顶华山西峰,你还连山门方向都没摸到。
古人有很多励志文字,大多重复着“只要努力你就行”的警世格言。
古人的方向多单一和局限,大多沉浸于四书五经规定的八股范围内,前人读透300遍,你再咀嚼350遍,走的全是金榜题名之路。
今天的技术发展开放到古人无法想象,核子电子互联网空天,学无止境。即便动漫这一块,在中国,起码有20万人在做。
你能想象20万人都成为饺子?这是很扯淡的事。
就像李娜怼湖北体育官员的话:“培养那么多李娜干啥?”
体育官员的前话是,我们要把体校的孩子全都培养成李娜。
其实,20年后的今天,名头响亮的,只出息了一个郑钦文不是?
励志的方向肯定正确,悲情的描述也很动人——
为了方便儿子学专业,饺子妈妈不惜卖掉自己的首饰给饺子买电脑,好长时间都不再买新衣服;为了减少开支,妈妈变成超市特价区的常客,二人分一碗清汤面,只吃素菜是常有的事。
虽然我能感受饺子妈妈无条件的爱,但也能感受到饺子的“任性”和有点“巨婴”。
以至网友说:
所以中国只出了一个“饺子”,而万千个“饺子”或是因懂事而放弃, 或是没有坚持走完 或是因没赶到时机而尚在黑暗独行。
“我命由我不由天”!
是的,成功了,怎么说都如雷贯耳。但不成功的却是绝大多数。
乔布斯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也只有一个。
所以,不管网上说得如何雷翻阵仗,我不鼓励你跟饺子学。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复制它。
命运是客观存在。
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即可,不辜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