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结束
企业陆续开工
复工复产阶段
安全防范不可疏忽大意
落实节后安全复工复产工作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复工复产安全风险提示
1
人员心态不稳
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调整状态满足生产要求再上岗。
2
生产组织困难
根据复工复产时序进度安排,提前开展人员、物资等准备工作。
3
人员能力不足
严格培训考核,确保不合格不上岗。
4
设备故障
全面开展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监控系统检修维保,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
5
作业环境变化
企业复工复产前要全面开展作业条件确认检查,全面排查消除隐患。
6
盲目赶工期、抢进度
做好周密计划,合理调整工序,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施工)。
7
人员聚集风险
高度关注消防火灾、人员踩踏等安全风险,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强化特种设备检修维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复工复产做到“六个一”
1
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2
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安排部署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和劳动保护意识、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
重点针对节后安全风险隐患、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避险措施等,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强新员工和转岗、轮岗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4
开展一次特种设备
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宣传
近年来,有个别使用单位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在假期后复工复产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在复工复产前,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岗位特点,组织员工开展一次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宣传,以案示警、以案为戒,谨记血的教训,切实加强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5
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
企业应根据复工复产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和危害特点,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完善应急物资准备,加强员工应急救援培训,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强化应急救援响应。
6
开展一次安全检查
企业应在复工复产前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和岗位安全检查,应对人员到岗情况、教育培训情况、作业准备情况以及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各环节安全风险辨识工作,落实管控措施,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监测报警系统、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并立即整改。
依据各类设备特点开展重点检查
1
电梯
检查电梯(自动扶梯)是否检验合格,警示标志、安全须知等是否齐全;轿厢内紧急报警和对讲装置是否正常,门防夹装置是否有效;控制面板、呼梯按钮等是否有效,电梯平层是否正常;机房、通道(通道门)、应急救援装置和救援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电梯制动器等部件是否正常;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急停开关是否有效、标识是否清晰等。
重点加强公众聚集场所电梯检查和维保,做好应对复工复产后可能出现大客流的应急预案。住宅小区、医院、宾馆和办公楼宇等场所的电梯,要重点关注老旧电梯制动器失效、因使用不当引发故障等问题。
2
起重机械
重点检查起重机械是否检验合格,警示标志、安全标识或说明是否齐全;主要受力构件是否有明显的腐蚀、裂纹、塑性变形等异常情况;紧急停止开关、人车误入检测装置、行程限位、漏电保护器等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等。
3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重点排查轮胎、货叉、护栏、门架的磨损情况,确保无开裂、变形和严重磨损;排查保险带是否完好、车辆制动装置是否有效。
4
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
重点排查安全压杠、安全带等乘客束缚装置、限速装置和制动装置。严格执行每天当班前的安全检查和安全保护装置功能试验,适当增加每天当班前的全程闭环空载运行试验次数。加强操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引导和岗位教育培训。做好应急预案和安全警示。
5
锅炉
重点排查锅炉是否检验合格,锅炉房环境和警示标志等是否符合要求;锅炉本体、辅机附件、附属管道等外观是否正常;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附件是否在校验/检定有效期内。停用时间较长的锅炉在启动前是否按规定调试、检查,启动后是否按操作规程逐步提高负荷;锅炉配置的联锁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水位、压力、温度等显示是否正常,是否在额定参数范围内等。
6
压力管道
重点排查压力管道是否检验合格,是否按规定办理工业管道年度情况报告;巡查管道沿线,保温层是否完好,法兰、三通、接头等处是否牢固;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是否在校验/检定有效期内;压力、温度等显示是否正常,是否在额定参数范围内等。
7
压力容器
重点排查压力容器是否检验合格,设备间环境和警示标志等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是否在校验/检定有效期内,爆破片是否在铭牌标注的使用期限内;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是否有效;压力、温度等显示是否正常,是否在额定参数范围内等。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