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说,瑟尔斯基的库尔斯克突袭这一手确实堪称“漂亮”,从战术角度上说,乌军利用北约化的精锐部队出其不意地从乌境内突入库尔斯克,迅速击败了仅有轻武器的俄军边防部队之后,一度成功占据了库尔斯克州近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确实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不过,在俄军回过神来之后,突入俄境内的乌军其实已成孤军,被俄军团团包围的所谓“乌控库尔斯克”,其实也已经成了绝地。
不过令人觉得十分诧异的是,这个被包围在绝地之中的乌军,近期居然还打出了一个“绝地反攻”。据权威媒体的报道,库尔斯克乌军近期向俄军发动了一次反攻,乌军试图从苏贾方向的多个区域进行突破,动用了最多两个机械化营。为此,乌军还出动了大量西方提供的战车和装甲车。但是,在俄军的严防死守下,乌军的反攻并未取得成功,据俄罗斯相关方面的估计,乌军在这轮进攻中损失6辆坦克、3辆爆破车、3辆步兵战车和14辆装甲战车,这对于如今本身就装备不足的乌军而言,无疑是不小的损失。
其实,如今在库尔斯克州的俄乌两军实力对比是十分明显的,乌军的人员和装备数量都不如俄军,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乌军还要坚持在库尔斯克与俄军焦灼呢?外界有分析人士认为,乌军之所以坚持在库尔斯克“赖着不走”,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如今俄乌和谈很有可能即将开启,乌克兰当局希望将“从库尔斯克撤军”当成是一个重要的筹码与俄罗斯和美国讨价还价。如果此时乌军被赶出库尔斯克,那么乌克兰原本就不多的筹码就将再减一,这无疑是乌克兰当局难以接受的。所以,尽管从军事角度上说,乌军据守甚至反攻库尔斯克都并非明智之举,但是在乌克兰当局的角度上说,库尔斯克还得继续打下去才行。
如今,美国对乌的军事援助已经暂停,乌方已经公开表示,在美国停止援助后,乌军还能再继续作战6个月。由此可见,目前的战局对于乌克兰而言其实并不乐观。那么乌军究竟能否再坚持六个月,乌克兰的所谓“乌控库尔斯克”又能保持多久,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