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8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成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人民币)的影片,打破70亿(人民币)票房俱乐部好莱坞影片垄断。

这个让好莱坞惊掉下巴的男人,他是谁?

1980年,四川泸州某医院产房。

护士抱着个皱巴巴的婴儿问:“娃儿取啥名?”

爹妈一拍大腿:“叫杨宇!宇宙的宇,大气!”

44年后,这个叫杨宇的男人,让全宇宙记住了他的另一个名字—饺子

以及他的新称号:中国首位百亿动画导演。



从药学到动画:一个“疯子”的改命史

华西医科大学,在医学类院校,也算是行业翘楚。

况且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毕业之后成为医生原本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然而,2002年,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大三学生杨宇,干了件让全班炸锅的事:

他转行了。

理由?“我要做动画”。

老师痛心疾首:“动画是啥?能治病吗?”

同学疯狂吐槽:“这人怕不是个哪吒?天生反骨!”

没人知道,这个“疯子”窝在出租屋里,用一台破电脑自学Maya(三维动画软件),啃馒头就老干妈,三年憋出一部16分钟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片子后来拿了30多个奖,但奖金还不够交房租。

2019年,《哪吒1》爆红,记者问他:“药学背景对做动画有帮助吗?”

饺子咧嘴一笑:“有啊,做动画和配药一样——量少了不痛不痒,量多了容易炸。”

5年磨一剑:差点逼疯整个行业的“细节控”

《哪吒2》的制作表上写着:1900个特效镜头,角色数量翻三倍,海水特效迭代五代。

翻译成人话:“往死里卷”。

导演饺子有多变态?



- 为了哪吒变身时一根头发丝的飘动效果,让团队改了32版;

- 敖丙的每一片龙鳞反光角度,必须符合物理引擎模拟;

- 某场打斗戏的火焰特效,渲染时间够普通人追完100集《甄嬛传》。

最绝的是,这哥们儿从《哪吒2》破1亿开始,手绘了55张庆贺海报。

网友算过:平均每3小时画一张,手速堪比AI。

粉丝哭求:“导演,要不您改行做印刷吧?”

用饺子的话说:“观众觉得爽的镜头,都是我们拿命换的。”



资本博弈下的清流:光线传媒赌对了什么?

2015年,光线传媒旗下新公司彩条屋老大易巧找到饺子:“给你投钱,敢不敢搞把大的?”

饺子没说话,甩过去一份300页的世界观设定稿。

易巧看完,当场拍板:“赌了!”



这一赌,赌出了中国动画史上最成功的IP之一:

- 《哪吒1》50亿,《哪吒2》60亿(还在涨);

- 光线传媒股价暴涨30%,9.5亿营收落袋为安;

- 彩条屋计划(光线旗下动画厂牌)直接封神。

但鲜有人知,这5年里光线差点被饺子逼疯——“钱烧得比炼丹炉还快,特效镜头贵过深圳房价”。

结尾

《哪吒2》庆功宴上,有人问饺子:“接下来拍啥?”

他低头想了想:“先把欠观众的94亿海报画完吧。”

全场哄笑。

笑着笑着,突然有人红了眼眶——

这个曾经的药学生,用20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

在中国,最疯的梦想,往往才是最真实的未来。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